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据《史记》载:“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疆”。
材料二 据《魏书·食货志》记载:“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里说道“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材料三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认为:“西法各种,西人藉以富强,已收实效,皆有程式。我步趋其后,较易见功。由西文译作中文,以西学化为中学,不及十年,中国人才无难与泰西相领顽”。……他在《易言》中又主张:(中国)“于政事之举废,法令之更张,唯在上之人权衡自秉”,上下“情谊相隔”,不如西方议院制度优越。他把西方议院制度比附为士大夫所向往的尧舜“三代制度”,希望中国能够“上效三代之遗风,下仿泰西之良法”,实现“长治久安之道”。
材料四 (美国)国会拥有国家意义上的最高权力……国会制定法律,但总统可以否决之,最高法院可以宣布经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法律违宪,但总统经参议院批准任命最高法院的法官;总统执行法律,但必须由国会给予财政支持……任何法案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故参院和众院在制定法律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举措,并指出商鞅变法给秦国民众生活带来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孝文帝采取的重要措施及特点。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进步作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郑观应的主要思想及产生的历史原因。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美国政权构建体现的原则及进步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1991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国情咨文”中说:“我们是世界上惟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材料2 遏制研制核武器和遏制提高核武器质量,结束研制新式先进的核武器,从而停止一切核武器爆炸试验和其他一切核爆炸,是在一切方面实现核裁军和核不扩散的一项有效措施。
材料3 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1990年3月邓小平《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
回答:
(1)材料1中美国成为“惟一能维持和平力量国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材料2的规定出自哪一国际条约?何时颁布?据材料3分析颁布的原因。
(3)美国对材料2中条约的态度怎样?原因何在?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多极化格局与两极格局的根本区别,就是相互制约的力量不再是两个超级大国,而是多种政治力量对比的相对均衡。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可能是21世纪的重大事件之一。……在未来世界多极化格局中起主导作用的将是五大力量中心或五极,即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和中国。届时,他们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形成相对稳定的战略结构。
材料2多极化格局的特点:一是各战略格局力量对比相对平衡。当然,在多极格局形成之际,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一极,但其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减少。二是国际事务的决策和处理将变得更加民主。重大的国际事务将不再由一两个国家说了算。三是大国关系中将出现分歧和利益同在、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局面,主要领域的协调与合作将是未来多极格局中大国关系的主流。
材料3 多极化作为历史前进方向和不可逆转的趋势正在继续发展,但多极化的趋势正在遭遇“一极”图谋的阻碍和挑战。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的、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引自《时政新说》
回答:
(1)依据材料1说明多极化格局与两极格局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2概括多极化格局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多极化格局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3)从近期和长远看,多极化格局将在曲折中向前发展,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为什么?
克林顿在阐述美国21世纪外交政策的讲话中说,世界必须有一个领导,而且只能有一个,美国最具有领导这个世界的能力。美国《时代周刊》为克林顿的讲话所作的注释是:“国际秩序和安全最好的保证是由一个‘善良的强国’居支配地位,就目前和将来而言,这个强国就是美国。”
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
(2)由美国这个“善良的强国”居支配地位是不是国际秩序和安全最好的保证?
有人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露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全球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从实际上,从全球观点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这一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告完成。这一削弱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退、政治危机、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削弱。试结合有关史实评述这一观点。
一战后,世界经济霸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概括指出导致这一转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一转移对国际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