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技、教育、国防的发展深刻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法)雨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成为“保存胎儿的酒精瓶”的原因。
材料二 观察下列图片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还存在着什么问题?
材料三 中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2012年9月25日正式入列海军。辽宁号的启用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十个拥有现役航母的国家,也是最后一个拥有航母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众所周知,辽宁号是从前苏联未完工的瓦良格号航母改装而来的。
(3)材料三中辽宁号人列中国海军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柏拉图的教育贡献 第三次科技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州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
⑴据材料一指出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主要目的。与材料一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变化?
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⑵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俄国革命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
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⑶为了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所以……开始在社会上运动。……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⑴中国“在器物上感觉不足”的背景是什么?采取了什么措施?
⑵在“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的三类人当中,材料的作者应属于哪一类?材料中所说的“在社会上运动”具体指的是什么事件?
⑶“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的代表人物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其开始标志是什么?新文化运动在思想解放方面有哪些历史作用?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尽管毛泽东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拿他的功和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
——邓小平1980年8月《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
材料二毛泽东的“错误是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的,比如说,大跃进是不正确的。这个错误不仅仅是毛主席一个人的,我们这些人脑子都发热了。完全违背客观规律,企图一下子把经济搞上去。主观愿望违背客观规律,肯定要受损失。但大跃进本身的主要责任还是毛主席的。……一九六二年,毛主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自我批评。但毕竟对这些教训总结不够,导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
——引自《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46页
阅后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为纠正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做出了哪些巨大努力?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1年11月7日,苏联纪念“十月革命”24周年阅兵式。在莫斯科阅兵方阵前往红场的路上,不少的士兵满脸灰尘、衣着邋遢,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阅兵现场也是比较混乱,由于各种原因分列式的徒步方阵也极不整齐。但苏联军民创造的“一个冬天里的奇迹”。
——引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材料二 1993年6月8日,美国在华盛顿举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大的一次庆祝胜利阅兵式,即海湾战争胜利阅兵式。当时布什总统亲自致词,检阅参加“沙漠风暴”的有关部队。这次阅兵式持续了近2个小时,有10多万观众观看了阅兵式。
——引自《西海都市报》2009年10月11日《世界阅兵仪式巡礼》
阅后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1年11月苏联莫斯科阅兵式的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苏联军民创造了“一个冬天的奇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湾战争爆发的原因。海湾战争的胜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薛福成指出:“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郑观应说:“合而言之,则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冯桂芬说:“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引自《洋务运动(1)》,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材料二监察御史张盛藻为反对1867年同文馆决定招收科甲正途人员学习算学而上奏说:“朝廷必用科甲(科举考试)正途者,为其读孔孟之书,学尧舜之道,明体达用,规模宏远也,何必令其学为机巧,专明制造洋枪之理乎?”“以技艺夺造化,则干天怒;以仕宦营商贾,则废民之业。” 湖南巡抚王文韶说:“天下事有本有末,……就六事而言,练兵、简器、造船、筹饷,其末也;用人、持久,其本也。至其大本,则尤在我皇上一心。”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
材料三张之洞在《劝学篇·同心第九》中说:“吾闻欲救今日之世变者,其说有三:一曰保国家,一曰保圣教,一曰保华种。夫三事一贯而已矣。保种必先保教,保教必先保国。……国不威则教不循,国不盛则种不尊。”
材料四李大钊指出:“(孔子)的学说所以能在中国行了两千余年,全是因为中国的农业经济没有很大的变动。……现在经济上生了变动,他的学说就根本动摇,因为他不能适应中国现代的生活、现代的社会。”“中用,即如何(把西体)适应、运用在中国的各种实际情况和实践活动中。实体与功能即用本不可分,……因此,如何把西体用到中国,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创造性的历史进程。……首先不要使西学被中国本有的顽强的体和学所俘虏改造或同化掉。相反,要用现代化的西体……来努力改造转换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不是消灭其种族,而只是改变其习性、功能和状貌。(在用的过程中)中学就被更新了。”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他们是哪一政治派别的代表?
(2)根据材料二,归纳张盛藻和王文韶各自观点。两人的观点主要区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张之洞的核心政治主张。属于哪一政治派别的主张?
(4)材料四中,李大钊认为儒家学说在中国根深蒂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大钊认为儒家学说发生动摇的原因又是什么?
(5)根据材料四,归纳概括李大钊思想主张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