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他所批评的应该是
| A.春秋时期的王室衰微 | B.东汉时期的乡举里选 |
| C.魏晋时期的九品官人 | D.隋唐时期的科举仕进 |
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
| A.天人关系 | B.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关系 |
| C.儒道释三教的关系 | D.理与气的关系 |
《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瓷器十五万九千,继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这个记载表明()
| A.江西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中心 | B.明朝官窑的生产规模适应了市场的需要 |
| C.政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 D.政府对官窑的工艺水平要求日益提高 |
《世界史纲》的作者乔治·韦尔斯说:“第七、八世纪,欧洲人民尚处於茅舍坞壁宗教桎梏之境,中国人民之生活已进入安乐慈爱、思想自由、身心舒爽之域。”中国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央集权,统治有度 | B.科举取士,统治有人 |
| C.儒学独尊,统治有序 | D.制度创新,统治有方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权三分,互相牵制 |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
| C.分工明确,独立施政 |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
西汉一个学者在其《治安策》中宣称:“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曲信(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失今不治,必为痼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其旨在告诫统治者要()
| A.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 B.注意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源 |
| C.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 D.严惩官吏腐败,加强专制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