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则笑话讲道:苏联领导人坐火车旅行,铁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下。为了使火车继续 前进,四位领导人分别下达命令
①“把后面的铁路接到前面去,火车继续开!”
②“把火车拆了,到有铁轨的地方再拼装起来!”
③“给我调100万劳改犯来,修不通铁路,统统枪毙!”
④“立即发动无产者搞星期六义务劳动,修铁路,直通共产主义!”
该笑话调侃了前苏联几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措施。其中,调侃戈尔巴乔夫改革措施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中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为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
| B.唐朝废除了秦汉以来历朝的各项制度 |
| C.唐朝开创了后世各项政治制度的先河 |
| D.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使中原文化停滞不前 |
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
|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 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
| 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 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后汉书·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 |
| 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
| C.人们的需求是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
|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
威尔•杜兰在《世界文明史•希腊人的生活》写到:“几乎30年的时光中,除了短时期外,一代雅典人曾一再选举他为十名司令官之一;……雅典在他的领导下,享受一切民主的权利外,同时也获得贵族与独裁的优点。”材料中的“他”是
| A.梭伦 | B.克利斯提尼 | C.伯里克利 | D.屋大维 |
考古学者徐旭生曾指出:“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以下考古研究中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英国学者罗林生通过“贝希斯顿铭文”破解了楔形文字 |
| B.德国学者谢里曼根据《荷马史诗》找到了古代希腊遗址 |
| C.中国近代学者通过甲骨卜辞证实了《史记》中商史可信 |
| D.中国学者依据文献记载和天文学方法认定武王克商之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