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各城镇精简职工队伍,到年底,职工减少了 872万,城填人口减少1000万人左右。1962年、1963年又减少职工1000多万人,减少城镇人口1600万人左右。这主要是为了
A.缓解粮食供应紧张状况 | B.疏散人口准备战争 |
C.支持农业合作化运动 | D.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
史学家钱穆先生说:“租庸调制的精神,不仅在于轻徭薄赋,而尤重为民制产。”下列对“租庸调制”解读正确的是()
A.“调”是指缴纳一定量的谷物 |
B.“租”是指缴纳一定量的绢和布 |
C.“庸”是指缴纳一定的银子代役 |
D.在租庸调制下农民生产时间具有一定的保证 |
下列各项中,能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有()
①《齐民要术》②北方的民歌
③《论衡》④顾恺之的绘画作品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两汉时期,由于土地过度开垦,中原地区环境遭到破坏。这一状况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却得到缓解,其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重视兴修水利,保护环境 B.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C中原农民缩小农耕规模 D.大片土地荒芜
汉武帝时诸列侯、郡守、二千石长吏每年必须向朝廷举荐一次人才,称为察举;另外还有征辟,所征之人不拘一格,凡有专长或被皇帝看中者,皆可随时征召。这表明西汉武帝时的选官制度具有—定的()
A.公平性 | B.民主性 | C.家族性 | D.强制性 |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 D.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