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家族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甲病(由A或a基因控制)和乙病(由B或b基因控制)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遗传。
(2)Ⅰ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她能产生的卵细胞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种,她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类型有________种。
(3)若Ⅲ8与Ⅲ11结婚,生育一个患甲病子女的概率为________,生育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子女的概率为________,因此应禁止________结婚,以降低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
为了验证镍为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元素,请完成下列问题。
(1)材料用具:完全营养液甲,缺镍的营养液乙(其他元素均具备),只含镍的营养液丙,适当的容器和固定材料、(a.____)的玉米幼苗等。
(2)方法步骤(完善表格):
项目 |
A组(20株上述玉米幼苗) |
B组(20株上述玉米幼苗) |
处理 |
放入完全营养液甲中培养 |
b.放入 中培养 |
培养 |
c.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观察 |
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 |
|
预期结果 |
d.____________ |
e.______ |
(3)从科学研究的严谨角度出发,为进一步证实A、B两组玉米生长状况的差异是由于镍元素供应不同引起的,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及结果是:
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染色剂染色或发生显色反应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实验 |
观察对象或实验材料 |
染色剂或试剂 |
实验结果 |
① |
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 |
苏丹Ⅳ |
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
② |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分布 |
甲基绿 吡罗红 |
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大于染成红色的面积 |
③ |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
健那绿 |
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
④ |
苹果汁 |
斐林试剂 |
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
⑤ |
鸡蛋清稀释液 |
双缩脲试剂 |
溶液呈现淡紫色 |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_______(实验序号)。
(2)实验②在染色之前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因为盐酸可改变______。
(3)斐林试剂不稳定,必须_______;双缩脲试剂B液的使用量约为_______,加入过多双缩脲试剂B液会使溶液中出现_______,干扰正常实验结果观察。
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
(1)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鸡的血液)。
蓝藻细胞是________(填字母)。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填字母),提取细胞膜时通常不选用D图中的红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最多可看到________个细胞。
(3)在显微镜中看到叶绿体逆时针环流,则叶绿体的实际环流方向为 ;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是“上”字, 则载玻片上的图案是 。
下图是三倍体无籽西瓜育种过程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多倍体的细胞通常比二倍体的细胞大,细胞内有机物含量高、抗逆性强,在生产上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培育三倍体西瓜的育种原理是 。
(2)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能 ,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主要作用时间为细胞分裂期的 期。
(3)第一年的母本植株上的细胞中可能含有 个染色体组。
(4)三倍体植株一般不能产生正常配子,原因是 。三倍体无籽西瓜的“无籽性状” (填“属于”或“不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5)由于三倍体高度不育,栽培时要与二倍体西瓜间行栽培,植株开花时,将二倍体花粉授到三倍体植株雌蕊柱头上的目的是 。
操纵元是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组织形式。如图表示大肠杆菌细胞中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简称RP)的合成及调控过程,图中①和②表示相关的生理过程,mRNA上的RBS是核糖体结合位点。核酶最早是在大肠杆菌发现的,其化学本质是RNA。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过程①时,场所是 。
(2)大肠杆菌细胞中RNA的功能有 (从a~e中选)。
a.作为遗传物质;
b.传递遗传信息;
c.转运氨基酸;
d.构成核糖体;
e.催化化学反应。
(3)过程②合成的RP1的多肽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组氨酸﹣谷氨酸﹣”,若它们的密码子依次为UCG、CAU、CAG,则基因1模板链中决定这三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为 。
(4)核酶可用于治疗由DNA病毒引起的肝炎,研究表明,核酶通过切断靶RNA(病毒mRNA)的特定部位,进而裂解靶RNA,阻止 ,抑制病毒复制。
(5)大豆中有一种成分“染料木黄酮”因能抑制rRNA形成而成为抗癌药物的成分,其抗癌的机理是:该物质能抑制rRNA的形成,使细胞中缺乏rRNA,造成mRNA上的RBS被封闭,导致RP1等合成终止,进而 ,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