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农田生态系统中生长着大豆、杂草和田鼠。杂草中的菟丝子通过蔓状 茎扎入大豆茎中吸收营养,而后菟丝子的根退化、叶子黄化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 回答下列问题:
(1) 杂草和大豆的关系是_______。
(2) 该生态系统中的大豆、杂草、田鼠及细菌、真菌等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一场大火将该农田烧毁,一段时间后农田中又出现了杂草、田鼠等生物,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
(3) 调查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应采用_______法。为模拟该调查方法,生物小组同学使用玻璃球进行实验。小组同学先从布袋里的白玻璃球中随 意抓出一把(经清点共15个),并换成相应数量的红玻璃球放回布袋,摇匀后 再抓出“把,经清点共12个(其中红色球4个),则布袋中原有玻璃球_______个,其中将白球换成红球相当于 _______
某种自花传粉的豆科植物,同一植株能开很多花,不同品种植株所结种子的子叶有紫色也有白色。现用该豆科植物的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植株进行如下实验。
![]() 组别 |
亲本的处理方法 |
所结种子的性状及数量 |
|
紫色子叶 |
白色子叶 |
||
实验一 |
将甲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
409粒 |
0 |
实验二 |
将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
0 |
405粒 |
实验三 |
将甲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 |
396粒 |
0 |
实验四 |
将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
297粒 |
101粒 |
分析回答:
(1)如果用A代表显性基因,a代表隐性基因,则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实验三所结的紫色子叶种子中,能稳定遗传的种子占__________%。实验四所结的297粒紫色子叶种子中杂合子的理论值为__________粒。
(3)若将丙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则预期的实验结果为紫色子叶种子:白色子叶种子=_______。请用遗传图解和适当的文字说明该过程。(要求写出配子类型)
大豆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分析表1中大豆花色的3个遗传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表1
组合 |
亲本性 状表现 |
F1的性状表现和植株数目 |
|
紫花 |
白花 |
||
① |
紫花×白花 |
405 |
411 |
② |
紫花×白花 |
807 |
0 |
③ |
紫花×紫花 |
1240 |
413 |
(1)通过表中数据可判断花为显性性状,能判断出显性花色类型的组合是(填组合序号)。
(2)写出各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组成(等位基因用B和b表示,且B对b为显性):①;②;③。
(3)表示测交实验的一组是(填组合序号);表示性状分离的一组是(填组合序号)。
(4)组合③中,子代的所有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率约为_____ ____。
图甲表示某种高等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在繁殖和个体发育过程中核DNA数目的变化,图乙表示该种动物体内细胞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化,图丙表示某一动物个体体内细胞处于若干特定细胞分裂时期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数目变化的是段(用图中的标号填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段(用图中的标号填空),减半的原因是。
(2)图乙中的柱形A、B、C分别表示细胞进行分裂的各阶段细胞中、、的数目变化。
(3)根据图丙中的图可以判断该动物的性别是,图④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
下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
(1)该图是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其分裂顺序依次是(用字母表示)。
(2)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期的细胞简图。
(3)该种生物体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
(4)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期图中。
(5)图B表示细胞分裂期。
(6)DNA与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之比为2:1:2的图示是。
(7)B、C、D三图中a、b、c结构分别称为、、。
下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⑴图中A是由堆叠而成的。在该结构上不仅分布捕获光能的,
而且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
⑵在A中发生的反应称,该反应的产物有。
⑶B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的场所。CO2进入叶绿体后,在B中与结合后形成C3,C3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反应形成甲物质,甲物质是。
(4)用14C标记CO2进行光合作用,可在结构中测到放射性。
(5)若突然停止光照,C3的含量变化是,其原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