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铁制工具的使用,使战国时期的各国都能兴修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父子总结成都平原人民与岷江水害斗争的经验而筑成的都江堰。岷江沿途高山深谷,水流湍急,每年夏秋,水量骤增,灌县以下常泛滥成灾。相传在李冰主持下,在今灌县西边的岷江中凿开了与虎头山相连的离堆,在离堆上游修筑了分水堤和湃水坝,将岷江分为内江(即郫江)和外江(即检江),分散了岷江的水流,既免除了泛滥的水灾,又便利了航运和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后涂(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后涂(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后涂(填)"C"。
(1)都江堰是秦朝时修建的。
(2)都江堰的设计较为科学。
(3)都江堰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4)都江堰的修建便利了灌溉和运输,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5)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社会进步。
工业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人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远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
材料二
材料三近年来我国城市中汽车越来越多,汽车排放的尾气是雾霾天气的一个因素。
材料四在英国,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1)材料一中,煤炭和石油产量的迅速增长与哪些重大发明成果有直接关系?19世纪末还有哪一种新能源得到广泛应用?
(2)根据材料二的提示,说明图一和图二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人。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英国治理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5)减少雾霾天气,从你我做起!请你拟一份“保护环境倡议书”,你会提出哪些倡议?
美国历史可以说是世界文明史的一个缩影,九年级二班的同学为了进一步了解其发展进程,开展了一次“美国发展之路”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共同解决下列问题。
回放史籍摘要:
材料一:在考察美国兴盛的原因时,我们可以把注意力首先放在美国的自然条件上。美国位于北美洲大陆的中部和南部,土地肥沃,可耕地占国土面积的90%。中部大平原,不仅是美国的,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农业区。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由北向南流去,注入墨西哥湾,给农业以灌溉之利。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纵横交错的河道更使这地区后来成为工业区。
材料二:当1776年这13个殖民地联合起来宣布脱离英国而独立的时候,这个新兴的国家还只是一个面积不过40万平方英里、连一个国家机构都不健全的小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材料三: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为了摆脱困境,争取战争胜利, 1862年,林肯政府陆续采取了一些顺应民意的措施,逐渐扭转了战局,并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尚欠欧洲债务60多亿美元。一战初期,美国宣布“中立”,却以大批物资供应各交战国,大发战争财。到一战结束时约有20个国家欠下美国债务,连本来最富有的英国也欠下了美国44亿美元的债款,美国一跃成为各国的债主。英国人曾在公开出版的杂志上登出漫画,美国总统威尔逊站在一只衔着橄榄枝、伪装成和平鸽的老鹰身边,讥讽美国在一战初期的中立是伪装的和平。
材料五:感受大家风范:
(1)根据材料一回答,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1分)
(2)材料二中宣布美国独立的标志是什么?与英国相比,为什么说美国“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为取得战争的胜利,林肯政府颁布了哪两个法令?
(4)根据材料四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经济地位的影响是什么?
(5)根据材料五图片说明这两位美国人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6)中国人反感美国,他们认为“战争与掠夺造就了美国”;很多中国人崇拜美国,认为是多种原因造就了美国的强大。请说出你的观点并用史实进行论证。(至少举两例,1分)
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多方面。世界近代史,就是资本主义社会酝酿、产生、发展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17至18世纪,有一批思想家对封建制度和教会进行批判,并提出民主、人权、法制等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大力倡导科学理性。他们燃起了新的思想火花。
材料二 1688年的“光荣革命”,为英国的经济起飞和工业革命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制度保证。
——《大国崛起·英国》
材料三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此时的英国,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材料四 19世纪60年代,下列国家发生的改革,都废除了阻碍其经济发展的旧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按要求完成下表。
国家 |
改革名称 |
废除的旧制度 |
领导人 |
共同影响 |
俄国 |
1861年改革 |
A |
亚历山大二世 |
B |
日本 |
明治维新 |
藩制 封建身份制度 封建土地制度 |
明治天皇 |
(1)材料一所指的“思想火花”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思想家提出的共同主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近代英国崛起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3)A:B:
(4)根据以上材料归纳,推动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1分,至少答出两点。)
阅读材料: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思想领域中出现了活跃局面。
请回答:
(1)我们通常把这个时期思想领域的活跃局面称为什么?(2分)历史上又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什么?
(2)请你从材料中找出这种新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
(3)请你列举出两个这个时期的伟大思想家。
(4)他们各派之间不仅阐述各自的思想主张,还相互争论和批判,这样做有什么作用?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变法。
材料三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材料四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采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请回答:
(1)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请你阅读材料一说出他任用了谁进行改革?什么事件表明了桓公成为中原霸主?
(2)写出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国的国家名称。
(3)阅读材料三,概括出材料所反映的内容。(4分)
(4)依据材料四,你能概括说出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吗?(2分)
(5)通过以上的学习你得到了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