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家乡
"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微博一时引起社会热议。行人过马路不看交通信号灯,也不走斑马线;推着婴儿车的老人、电动车、卖水果的三轮车随意走或停放在机动车变道路标上。为改变"中国式过马路",兰州市交警支队发出倡议"遵守交通信号,珍爱生命,文明出行",在全市设立12个交通安全宣传点,集中开展宣传,提高市民法治意识、安全意识和公德意识。
据悉,你校学生会打算组织一批志愿者参与本次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加入并回答以下
问题。
(1)此活动有利于什么文明建设?该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如何?
(2)根据观察和生活体验,你认为出现"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3)要把兰州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城市,作为公民,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能做些什么?
来到新学校、新班级,看着一个个陌生而又亲切的面孔,小彬很想结识新同学,交到新朋友,尽快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但生性腼腆的他不知道该怎样做。作为他的同学,请你结合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为小彬学会交往支支招?
时间是生命的刻度,是人生最初也是最重要的财富。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也说:“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为了不虚度我们的年少时光,从今天开始,你打算如何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张伯苓是南开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曾任南开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张伯苓在任南开大学校长期间,有一次看见一个学生手指被熏得焦黄,便指着他说:“你看,把手指熏得那么黄,吸烟对青年人身体有害,你应该戒掉它!”但这位学生反唇相讥:“你不也吸烟吗?怎么说我呢?”当下张伯苓将自己所存吕宋烟全数拿出来,当众销毁,并表示再不吸烟,果真如此,张伯苓再没吸过烟。
(1)张伯苓把所有的烟当众销毁,表明了什么?
(2)从现在开始,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自律的人,你打算从哪些小事做起?(至少两点)
从小学到中学,这是我们每一位同学人生旅途中一次重要的跳跃。而进入中学后,新学校、新同学、新环境,科目增多了、难度加大了,老师和家长对我们的要求提高了,面对新的问题和困难,为了顺利完成这次跳跃,尽快适应中学新生活,我们该怎么做?
2015年2月28日晚,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 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评选揭晓,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当选。10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
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囊,他们来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寨里有200多个孩子,在他们之前,这儿只有一名代课老师。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他们的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层口罩才能睡觉。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让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朱敏才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山区湿冷的气候又让他得上了风湿病。这里缺医少药,朱敏才干脆硬扛着。为省下钱购买教学器材和孩子的学习用品,那条大窟窿连着小窟窿的秋裤,他们都不舍得扔,缝缝补补接着穿。
这些年,夫妇俩行了上万公里,支教了5所乡村小学,不仅为学校新开设了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还募集善款350多万元,为孩子们建了电脑教室和学生食堂。偏远的山寨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看到了希望,他们也因为孩子们的面貌一新而感到莫大满足,整个寨子都飘着他们朗读的读书声,那声音太美了。
外交官夫妇为什么感动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