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探究
数学课上,李老师给出以下命题,要求加以证明.
如图1,在△ABC中,M为BC的中点,且MA=BC,求证∠BAC=90°.
同学们经过思考、讨论、交流,得到以下证明思路:
思路一 直接利用等腰三角形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思路二 延长AM到D使DM=MA,连接DB,DC,利用矩形的知识…
思路三 以BC为直径作圆,利用圆的知识…
思路四…
请选择一种方法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
(2)结论应用
李老师要求同学们很好地理解(1)中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直接运用(1)命题的结论完成以下两道题:
①如图2,线段AB经过圆心O,交⊙O于点A,C,点D在⊙O上,且∠DAB=30°,OA=a,OB=2a,求证:直线BD是⊙O的切线;
②如图3,△ABC中,M为BC的中点,BD⊥AC于D,E在AB边上,且EM=DM,连接DE,CE,如果∠A=60°,请求出△ADE与△ABC面积的比值.
如图,已知数轴上有A、B、C三个点,它们表示的数分别是,
,
.
(1)填空:AB=,BC=;
(2)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和7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 试探索:BC―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请说明理由.
(3)现有动点P、Q都从A点出发,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当点P移动到B点时,点Q才从A点出发,并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且当点P到达C点时,点Q就停止移动. 设点P移动的时间为秒,试用含的代数式表示P、Q两点间的距离.
如图1,已知AC∥BD,点P是直线AC、BD间的一点,连结AB、AP、BP,过点P作直线MN∥AC.
(1)填空:MN与BD的位置关系是;
(2)试说明∠APB=∠PBD +∠PAC;
(3)如图2,当点P在直线AC上方时,(2)中的三个角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
如果成立,试说明理由;如果不成立,试探索它们存在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如图,长方形ABCD被分成六个小的正方形,已知中间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其它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观察图形并探索:
(1)填空:,
;(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
(2)求的值.
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AOC=50°,OE平分∠AOD,OF平分∠BOD.
(1)填空:∠BOD=度;
(2)试说明OE⊥OF.
如图,在方格纸中,我们把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点A、B、C都在格点上,且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
(1)画线段AB,并过点C作CD⊥AB,垂足为点D;
(2)连结AC、BC.
①求△ABC的面积;
②已知AB=5,求(1)中线段CD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