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一 堰塞湖是指地震后引起的大规模山体滑坡,河水冲击泥土、山石而造成堆积,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形成的湖泊。堰塞湖应急处理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排除堰塞坝以内拦蓄的大量洪水,保证堰塞湖的稳定和安全,以免堰塞湖蓄水可能引发堆积体上游淹没或溃决,造成危害。
材料二 某区域形成的堰塞湖位置图
试分析堰塞湖对该区域地理环境可能带的不利影响。针对堰塞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社会政治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成本低、产业配套能力强和现代物流发展快等优势,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阵地。而珠江三角洲又处于中国的前沿阵地,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示意图
(1)在第一次产业转移中珠江三角洲作为产业转入区的原因是:,A是珠江三角洲在第一次产业转移过程中接受的产业,主要为产业。
(2)第一次产业转移对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有何影响?
读洞庭湖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与甲图相比,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自然原因是,人为原因是。
(2)洞庭湖湿地有何重要价值?
(3)“洞庭湖湿地的保护”最主要的措施是。
(4)请就“洞庭湖湿地的合理开发”谈谈你的看法。
下图中(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判断回答:
(1)我国位于 _________________灾害带与_______________灾害带的交汇的位置,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
(2)根据自然灾害的分类,上图所示的自然灾害分别出现了哪几类?试举例说明。(3分)
(3)根据各图判断,III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3分)
(4)与其它地区相比,IV地区______________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2分)
(5)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写出我国加强防灾设施建设的具体实例。(至少3例,3分)
读洞庭湖形态变化图,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角度看,洞庭湖属于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
(2)从图中可看出洞庭湖的面积已经_____ ___,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保护洞庭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问题。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 | B.6-7月 | C.6-8月 | D.5-8月 |
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人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的灾害状况是()
A.南旱北涝 | B.南北皆旱 | C.南涝北旱 | D.南北皆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