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下列几位是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 改变了社会性质
B. B.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发展
C. 发动了社会变革运动
D. 是掀起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主将
狄摩西尼指出:“培根于每个人(雅典公民)心底的原则是:人生来不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国家……倘若他视自己为国家的儿女,便会志愿赴死,而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如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雅典
| A.人文主义盛行 | B.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 |
| C.具有反抗精神 | D.对公民长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在一堂关于“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原因”的课堂讨论中,四位同学的发言中最接近体制因
素的表述是
| A.雅典的五百人会议扩大了雅典的民主基础 | B.雅典港湾众多,工商业发达 |
| C.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 D.雅典注重对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 |
某资料记载了下面地名的变迁:
1960年,湖北省黄冈地区鄂城县石山人民公社七里界大队第五小组;
1983年,湖北省黄冈地区鄂城县石山乡七里界村第五小组;
2001年,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石山镇七里界街道5号。
根据这一记载,不能推断出该地区
| A.经济体制的改变 | B.所有制性质变化 | C.产业结构的调整 | D.城市化进程加快 |
右图《荒山欠我万担粮》反映了建国后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状况。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 A.它记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历史 |
| B.该生产方式违背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 |
| C.该图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
| D.它客观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巨大成就 |
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
| B.自然灾害是导致1960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 |
|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
| D.“八字方针”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