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疆域特征明显:疆域外延为大海和高山、戈壁、沙漠等诸地理因素,北面是寒冷的西伯利亚,西北是难以逾越的戈壁沙漠,西南是险峻神秘的青藏高原,东部是最为浩瀚无际的太平洋。这种地理环境对中华文明的直接影响是
A.中华文明缺乏异质文明相互交流影响的条件 |
B.中华文明长期以农耕文明为主,具有封闭性 |
C.中华文明主要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孕育 |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深化发展 |
据统计,1963年《人民日报》元旦献词高频词汇有“调整、企业、国民经济、困难、农业生产”。对高频词汇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A.“调整”的重点在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 B.“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公私合营 |
C.“困难”的根源是“一边倒”方针 | D.“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遭否定 |
1937年8月上海等地大量的民营工厂在国民政府的组织下开始内迁,多数厂家内迁地点集中在四川、湖南、广西、云南等省,个别厂家在共产党的帮助下迁到了陕甘宁边区。这反映了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 B.国民政府准备持久抗战 |
C.国共内战争夺战略资源 | D.经济中心已转移到西部 |
这一时期,“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应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 B.洋务运动时期 |
C.维新变法时期 | D.新文化运动时期 |
1842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96.94万英镑,1845年就上升为239.48万英镑。但以后却开始下降,1846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跌到120万英镑,其后大多年份在160万英镑左右徘徊,1854年还降至100万英镑以下,外国商品大量积压在口岸仓库中。这一现象的出现
A.导致中国在对英贸易中开始出现逆差 | B.刺激西方列强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 |
C.表明传统的经济结构仍没有发生变化 | D.是中国实行关税保护政策的必然结果 |
军机处最主要的职掌是所谓的“承旨书谕”,上谕下发有“明发”和“廷寄”两种。明发上谕指交内阁发抄,宣示天下的谕旨;廷寄上谕是由军机大臣直接密寄具奏人的谕旨,需封入信函,交兵部加封,加急传递。这表明
A.军机处成为内阁的上级机构 | B.军机处直接参与机要政务的决策 |
C.“廷寄”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管 | D.“廷寄”减少了中央决策的失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