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我国之上策,与其坐等邻国开明而共兴亚洲,毋宁不与他们为伍,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与支那朝鲜接触时,也不必因为他们是邻国就特别客气,而以西洋人的方式处理即可。
--(日)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
材料二
材料三 1951年9月,美日签署《美日安保条约》,规定美国享有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陆海空军之权利,以维持远东的国际和平和日本免受外来武装进攻之安全。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⑴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福泽谕吉主张产生的历史背景,举一例日本政府"以西洋人的方式"处理与邻国关系的史实。
⑵材料二漫画反映了当时美国政府怎样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美两方面分析为什么罗斯福后来会说"美国的远东政策应以中美两国政府的紧密合作为基础"?
⑶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这只是,分析《美日安保条约》的签订对二战后亚太地区局势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结合当前亚太地区局势,就美国对日外交政策谈谈你的看法。
欧债危机正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
材料一:欧债危机是指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欧盟国家所发生的债务危机。2012年为为欧债危机爆发的第四个年头,目前危机仍在继续……
——2012年4月18日环球外汇网
(1)今年是欧盟成立20周年,请问“欧盟”是在哪一组织的基础上成立的?它在当前世界上处于什么样的重要经济地位?
材料二:我们应该认识到,有一半的世界经济体正处于困境,而这一半是发达经济体,美国、欧洲和日本等等;在同盟新兴经济体仍然在蓬勃成长,中国经济增幅将近9%,亚洲增幅达8%,新兴经济体的整体增幅将近6%,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半边天。因此现在是一些经济体有麻烦,而以中国为首的另外一半经济体,尽管发展速度放缓,但仍然表现很好。——2012年1月25日《国际在线专稿》
(2)材料二认为“新兴经济体”以哪个国家为首?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该国走了一条什么建设道路?
(3)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在欧债危机影响下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1年7月8日,基辛格在访问巴基斯坦期间,秘密登上了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波音707飞机飞抵北京。7月9日至11日,周恩来同基辛格进行了会谈。7月16日,双方发表了会谈公告。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将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候访问中国。基辛格访华是打开中美两国关系大门的一次成功访问。 ——摘自百度文库
图一: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 图二: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图三:李克强会见基辛格
材料二:李克强说,近来中美关系受到的严重干扰不符合双方利益。希望美方切实尊重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维护中美关系稳定发展。基辛格表示,中国的繁荣富强对全世界都有利,中国的重大关切应该得到尊重。美中之间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巨大的合作潜力。他将继续为促进美中关系的发展而尽力。——摘自新华网
(1)基辛格秘密访华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2)尼克松访华的最重要成果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3)当前中美关系有合作也有分歧。请你说说中美关系该如何发展才符合两国乃至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战后,独立与振兴是亚非拉国家发展的主题。以下是九年级(2)班某同学对这一主题的探究,其中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二战后初期,印度再次出现民族独立运动高潮,1948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实行印巴分治。与此同时,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也在北非展开。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独立运动如火如荼,先后有17个国家独立。拉丁美洲人民为捍卫民族主权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巴拿马人民于1999年底从英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
⑴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华儿女齐相聚,黄帝故里同拜祖。2013年4月12日上午(农历三月初三),天朗气清,人潮涌动,锣鼓喧天,癸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市黄帝故里景区如期举行,来自台湾的同胞、海内外的华夏儿女欢聚于此,共拜轩辕,表达促进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共创和谐生活的美好愿望。会场延续了往年明黄色的色调,嘉宾都佩戴了黄帝丝巾,这条丝巾已成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一个标志。
(1)台湾和大陆迄今没有统一,这个历史遗留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2)材料反映出目前两岸交流的状况如何?
(3)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至少两个方面,2分)
阅读材料:
材料一: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材料二: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材料三:1987年中共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并就此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
材料四:1992年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上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请回答:
(1)上面材料中的四次会议体现的一条主线是什么?
(2)上面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是什么会议的内容?
(3)材料二反映的会议使中国进入什么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