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业废水含有下列离子中的5种(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K+、Cu2+、Al3+、Fe2+、Cl-、CO32-、NO3-、SO42-,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甲同学欲探究废水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无紫色火焰。
②另取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
③另取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溶液中难以确定Al3+的存在与否 |
B.原溶液中所含的离子为:Cu2+、Fe2+、Cl-、NO3-、SO42- |
C.步骤②中可以确定Fe2+、NO3-的存在,不能确定其它离子的存在 |
D.步骤③中的白色沉淀为2种钡盐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所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 |
B.若NaHA溶液的pH<7,则H2A一定是强酸 |
C.将NaOH溶液加入到NH4Cl溶液至中性时,溶液中c(NH4+)=c(Cl一) |
D.常温下,将pH=11的Ba(OH)2溶液加水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12 |
T℃时,某浓度醋酸钠溶液的pH=10,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一离子浓度c(OH一)=1×10一10mol/L |
B.溶液中存在:c(H+)·c(OH一)=l×10-14(mol/L)2 |
C.溶液中存在:c(Na+)>c(CH3COO一)>c(OH一)>c(H+)>c(CH3COOH) |
D.溶液中存在:c(CH3COOH)+c(CH3COO一)=c(Na+) |
向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A和B,发生反应aA(g)+bB(g) cC(g)。反应过程中,物质A的含量(A%)和C的含量(C%)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
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
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甲和乙两烧杯中各装有100mL 0.2mol/LAlCl3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和氨水,两烧杯中都有沉淀生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甲中和乙中的现象始终保持一致 |
B.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少 |
C.甲中沉淀可能比乙中的多 |
D.乙中沉淀可能比甲中的多 |
五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Z的氧化物可以做光导纤维 |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M>R |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X |
D.Z、M、R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最高化合价依次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