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1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生命活动过程,①~⑦代表各种物质,A、B代表两种细胞器。图2表示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要加入化学药品 以保护叶绿体中的色素,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
光。
(2)实验时若把光照强度由2klx瞬时增至4klx,则短时间内B中③将 (增加/减少)。此时B中磷酸分子的移动方向是 。
(3)图1中⑥以 方式进入A中,在 处参与化学反应生成大量能量。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则图1中①→②→①的循环 (能/不能)进行,原因是 。
(4)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不同植物的光合速率会有差别。图2中甲植物在____klx光照强度条件下的实际光合速度与乙植物最大的实际光合速度相同。甲植物在光照强度为8 klx时,5小时中单位叶面积光合作用共固定CO2____mg,而植物从环境中实际吸收CO2的速度为____ mg/h.单位叶面积。
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某种细菌(不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并成功地在该细菌中得以表达(如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过程①所示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是。
(2)细菌是理想的受体细胞,这是因为它。
(3)质粒A与目的基因结合时,首先需要用酶将质粒切开“缺口”,然后用
酶将质粒与目的基因“缝合”起来。
(4)若将细菌B先接种在含有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能生长,说明该细菌中已经导入外源质粒,但不能说明外源质粒是否成功插入目的基因;若将细菌B再重新接种在含有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则说明细菌B中已经导入了插入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5)检测工程菌中的生长激素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和是否翻译出生长激素,可采用的技术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②是用处理细胞的细胞壁,后经③过程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实际融合的过程中原生质体可能会形成种细胞团(只考虑两个细胞融合的情况)。④是的过程,与此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
(2)若番茄细胞内含A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含B条染色体,将番茄和马铃薯采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假设能成功),得到的后代应含条染色体,还必须用来处理幼苗,才能得到可育的番茄——马铃薯植株,此时体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
(3)若图中番茄是二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则杂种植株为倍体。
下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神经细胞A处的静息电位为________,在此处给予适宜的刺激,细胞膜对________的通透性增加,从而产生电位差,引起突触前膜释放________________。刺激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相关激素调节组织细胞的活动。
(2)生命活动的调节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神经递质受体当作抗原,使________被激活而增殖、分化,产生神经递质受体抗体,造成神经递质不能与图中[ ]________正常结合,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换过程受阻,使人神经肌肉传递产生障碍。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有时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造血干细胞________________,以控制相应的免疫应答。
(3)细胞间信息交流和信息分子含量的稳定是维持机体功能所必需的,激素、__________(填两种)等信息分子发挥作用要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甲状腺等腺体需不断产生相应激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医院病理室为确诊一患者的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切取了一小块肿瘤组织进行培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之前,肿瘤组织必须先用 等处理成单个细胞。
(2)若开始培养时取一滴培养液观察有100个肿瘤细胞,经24h培养后,取一滴稀释100倍后再取一滴(设三次的“一滴”等量)观察,发现有64个肿瘤细胞,此肿瘤的细胞周期约为h。
(3)与正常细胞相比,在显微镜下可见明显增多的细胞器是(两项)。
(4)某科研单位研制出一种新型药物X,据说对此类肿瘤有较好的疗效,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加以验证。写出你所设计的实验步骤:
a.;
b.;
c.。
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立该地特有的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模式: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下图是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人工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要使它长期稳定发展,除了有稳定的___________来源,各类生物要________________。
(2)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其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是其在营养结构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蚕粪、蔗叶进入鱼塘经过____________的作用,释放出______________,被植物利用。
(4)概括地说,该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