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5日,温家宝在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改革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我国现阶段之所以要进一步推进改革,是因为
| A.改革是一切社会形态发展的直接动力 |
| B.探索真理的过程体现了真理的相对性 |
| C.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是改革 |
| D.需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首千百年来为无数海内外游子所传唱、凝聚了无数中华儿女心的《游子吟》,牵出了中华游子文化结。游子文化体现了
| A.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 B.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传统 |
| C.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 D.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 |
2011年10月,北大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做客《人民日报》“文化论坛”指出,“民族的和世界的,并不对立。不要因为全球化,就要消除我们的民族文化特性;恰恰相反,保持了民族文化的特性,才能使之具有世界意义”。这一表述主要是强调
| A.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 B.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
| C.尊重文化多样性才能繁荣世界文化 | D.尊重、培育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
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 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
|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原生性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出现大量的“虚拟文化资源”,如网络动漫、网络游戏、虚拟艺术创作等,以网络化为形式的当代信息革命,为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成果带来了全面创新的形态——网络文化。这说明
|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 |
|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 D.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社会实践 |
2012年4月29日上午,以“相约狂欢昆明,体验七彩云南”为主题的2012年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昆明狂欢节启动。在昆明大观楼的演出舞台上,巴西“国舞”桑巴舞和巴西特有的阿谢舞,动感、豪放的莎莎舞和阿拉伯肚皮舞,舞步奔放的美国西部牛仔舞、法国康康舞……不时赢得观众掌声。这表明
①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动力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民族节日蕴涵着一个民族的多重文化因素
|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