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组织数百位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探讨,先后发布了四个“气候评估报告”。1990年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1995年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已经可以“被检测出来”;2001年报告认为,“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气候变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2007年报告强调,“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1)结合“气候评估报告”关于地球变暖原因的描述,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
材料二 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低碳生活逐渐被人们接受。现在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
(2)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低碳生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 低碳商品上市初期,价格往往会高于同类非低碳商品,但最终其价格会下降。
(3)请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阐释低碳商品价格下降的必然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粥一饭,当思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然而,当今社会“舌尖上的浪费”令人触目惊心。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材料二大场面、大投入、大制作,讲排场、比阔气、竞奢华……近年,一些地方举办的豪华文艺晚会和高成本节庆活动,群众反映强烈,中央高度关注。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强调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和节庆演出,明确提出严控党政机关举办文艺晚会等具体要求和监督检查职责。这是落实中央关于改进作风“八项规定”的重要举措,是宣传文化系统边学边查边改、以实际行动反对“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一次亮剑。
(1)运用“文化与生活”和“我们的民族精神”有关知识,说明树立勤俭节约意识的原因。(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我国的政党制度”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和节庆演出的认识。(10分)

(32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蓝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六年,W市与全国三大产业图2 六年,W市与全国单位产值能耗下降情况比较

注 W市地处西南,矿产资丰富,环境优美,文化遗产独特。
(1)分析材料一中图1和图2的经济现象及其内在联系。(8分)
(2)根据材料一,请运用“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为W市发展生态文明型产业提出合理化建议。(12分)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描绘了“美丽中国”的蓝图,发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动员令,汇聚起了网友的热烈呼应。以下选自网友就“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应该怎么做?”的跟帖:

(3)材料中三位网友的跟帖内容是如何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10分)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6-2012年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的经济成就

年份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亿元)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亿元)
GDP(万亿元)
2006
2566
3003
21.6
2008
4490
4646
31.4
2010
6654
7062
40.2
2012
-
10242

材料二2006-2012我国节能减排主要指标情况

注: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PM2.5(细颗粒物)经常超过30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标准。
(1)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联系的技术创新体系。
运用所学,分析材料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经济学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4-2011年我国汽车消费及相关指标

材料二 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的方式。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看待我国汽车消费增长。
(2)在国外成熟汽车市场中,汽车生产企业会以提供消费信贷的方式刺激消费需求、而通过借贷刺激社会总需求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通用的经济调控手段之一。运用《经济学常识》知识回答,最早提出以赤字财政扩大有效需求的经济学家是谁?其理论依据是什么?他的政策主张的内容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