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后面小题。(10分)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办。”余深爱其言。须 知 有 性 情 便 有 格 律 格 律 不 在 性 情 外 《诗 三 百》 半 是 劳 人 思 妇 率 真 言 情 之 事 谁 为 之 格 谁 为 之 律 而 今 之 谈 格 调 者,能出其范围否?许浑云:“吟诗好似成仙骨,骨里无诗莫浪吟。” (节选自《随园诗话》)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随园诗话》的作者是 ,他提出的 ,与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
并为清代前期四大诗歌理论。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文本的观点。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莫之夭阏者:难以阻碍它。 |
B.时则不至:有时或者还飞不到树的高度。 |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 |
D.腹犹果然:肚子还是饱饱的。 |
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 B.而后乃今培风 |
C.我决起而飞 | D.三餐而反 |
课内文言文阅读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A.适莽苍者(往)寻蒙国恩(不久)家君作宰(宰相) |
B.三径就荒(接近)命途多舛(乖违,不顺)不矜名节(怜惜) |
C.求之靡途(没有)当侍东宫(任,充当)北海虽赊(远) |
D.以久特闻(特别)心惮远役(害怕)日薄西山(迫近) |
下列加点字词性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谨拜表以闻 | B.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
C.目吴会于云间 | D.而后乃今将图南 |
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舍簪笏于百龄②复驾言兮焉求③童子何知④农人告余以春及
⑤急于星火⑥今臣亡国贱俘⑦访风景于崇阿⑧彼且恶乎待哉
⑨南冥者,天池也
A.①⑤⑦/②③/④/⑥⑨/⑧ | B.①④⑤⑦/②③⑧/⑥⑨ |
C.①④⑨/②③/⑤⑦⑧/⑥ | D.①⑤⑦⑧/②③/④⑨/⑥ |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梁丘据死,景公召晏子①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未能我具也,则据以其所有共我,是以知其忠也。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是以知其爱也。”晏子曰:“婴对,则为罪;不对,则无以事君,敢不对乎!婴闻之,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事君之道,导亲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谓之忠。为子之道,以钟爱其兄弟,施行于诸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今四封之民,皆君之臣也,而维据尽力以爱君,何爱者之少邪?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而维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者之寡邪?据之防塞群臣,拥蔽君,无乃甚乎?”公曰:“善哉!微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遂罢为垄之役,废厚葬之令,令有司据法而责,群臣过而谏。故官无废法,臣无隐忠,而百姓大说。
[注释]①晏子:姓晏名婴,又称晏子,春秋时齐国著名政治家。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丰厚其葬,高大其垄垄:田埂 | B.据以其所有共我共:同“供”。 |
C.暮夜求,必存吾存:问候 | D.今四封之民封:疆界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 | B.是以知其忠也 辍耕之垄上其敢有不尽力者乎 ![]() ![]() |
C.有礼于群臣 | D.而维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丘据是个逢迎的小人,他死后,齐景公想厚葬他,遭到晏子的反对。 |
B.晏子认为梁丘据蒙蔽了齐景公,阻塞了言路,使齐景公成了孤家寡人。 |
C.晏子不顾君王治罪主动犯颜直谏,并且阐述了自己对于忠和孝的看法。 |
D.齐景公最终放弃了厚葬梁丘据的做法,而且广开言路,百姓因而喜悦。 |
翻译下列句子
A.婴对,则为罪;不对,则无以事君,敢不对乎?
B.据之防塞群臣,拥蔽君,无乃甚乎?
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每题2分,共5题)下面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笑者竟日竟:竟然 | B.声非加疾也疾:快,迅速 |
C.薛谭乃谢求反谢:感激 | D.吴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知:管理 |
下面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不积跬步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
B.贾人夏则资皮资:资助 |
C.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多:赞扬 |
D.然谋臣与爪牙之士爪牙:指武士。 |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何后之有?吾不知所之 |
B.诸公以故严重之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 |
C.执其手而与之谋然终不伐其能,歆其德 |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今已服矣,又何求焉? |
下列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C.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 D.乃夜去,不使人知 |
下列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国之孺子之游者 | B.饯于郊衢 |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D.四方之士来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