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和苯可以用石油和煤为原料制得,它们均能使溴水褪色,但褪色的原理不同 |
|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且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 C.用饱和Na2CO3溶液能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和乙醇杂质 |
| D.研究表明禽流感病毒H7N9在沸水中两分钟就能被杀死,是因为病毒所含蛋白质受热变性 |
实验条件的控制是化学实验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以下实验过程中实验条件控制中不合理的是
| A.铁粉与水蒸气反应过程中应先加热制备水蒸气,再加热铁粉 |
| B.侯氏制碱法中向饱和食盐水中应先通入足量NH3,再通入CO2 |
| C.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花上滴水以观察到“生火”现象,滴的水应该尽量多 |
| D.Fe(OH)3胶体制备实验中向沸水滴入FeCl3溶液应是饱和溶液,并且滴入的用量仅为几滴 |
将浓硫酸加入到盛有蔗糖的烧杯中,观察到下图所示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②中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脱水性 |
| B.③中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很强的酸性 |
| C.③中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说明浓硫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
| D.③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可以观察到红色褪去 |
称取Na2CO3、NaHCO3固体各2g,分别加入两只大试管中,再各加10mL蒸馏水,充分溶解后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观察到下图所示现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试管a溶解过程中温度下降 |
| B.试管b中放入的是NaHCO3固体 |
| C.两试管中水的离子积常数:a<b |
| D.对比液体颜色可知常温下水解程度:CO32->HCO3- |
粗食盐的杂质主要是MgCl2,为了除去杂质,工业上常把粗盐粉碎后用饱和食盐水浸洗,再过滤出食盐。对此,下面的评论正确的是
| A.浸洗前后,被浸洗的食盐中MgCl2的含量基本不变 |
| B.用来浸洗的饱和食盐水在浸洗前后没有变化 |
| C.浸洗用过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限次地使用下去 |
| D.粉碎颗粒的大小影响浸洗后盐中MgCl2的含量 |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若甲为AlCl3溶液,则丁可能是NaOH溶液 |
| B.若甲为N2,则丁可能是O2 |
|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稀硝酸 |
| D.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