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 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
,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①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s
②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取2位有效数字)
③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2
(12分)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1=50g、m2=150g,则(g取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⑴若图中用的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则应使用( )
A.4~6V直流电源和复写纸 |
B.4~6V交流电源和墨粉纸 |
C.220V直流电源和复写纸 |
D.220V交流电源和墨粉纸 |
⑵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ΔEk=J,系统势能的减小量ΔEp=J,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⑶若某同学作出-h图象如图,可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m/s2。
有一个额定电压为2.8 V,功率约为0.8 W的小灯泡,现要用伏安法描绘这个灯泡的I-U图线,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电压表(0~3 V,内阻6 kΩ)
B.电压表(0~15 V,内阻30 kΩ)
C.电流表(0~3 A,内阻0.1 Ω)
D.电流表(0~0.6 A,内阻0.5 Ω)
E.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 Ω,额定电流5 A)
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0 Ω,额定电流0.5 A)
G.直流电源(电动势3 V,内阻不计)
(1)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用序号字母表示)
(2)在上面的实物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电路连接好。
(3)由图乙中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知,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小灯泡两端所加电压为2.00V时,其灯丝电阻值约为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电路来测量金属丝的电阻R。
(1)考虑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影响,用此接法测出的R的阻值_______真实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若测得金属丝的长度为L,直径为D,电阻为R,则金属丝电阻率ρ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用上述测量的字母表示)
(3)某次测量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如图,则该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_mm。
(4)某同学做实验时缺少电压表,于是他用一个满偏电流为300μA、内阻为500Ω的小量程电流表和一个阻值为5500Ω的定值电阻串联,改装成了一个量程为_________V的电压表。
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桌面上相距50.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Ⅰ)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目的是___________.
A.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细线拉力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
D.可使得小车在未施加拉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
(Ⅱ)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测量__________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
②将小车停在C点,接通电源,__________,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
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增加钩码个数,重复②的操作.
(Ⅲ)下表乙是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其中是传感器与小车及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
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
,
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
是拉力
在A、B间所做的功.表格中
=_________,
=___________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①先测出可视为质点的两材质相同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
及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②用细线将滑块A、B连接,使A、B间的轻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滑块B恰好紧靠桌边.
③剪断细线,测出滑块B做平拋运动的水平位移,滑块A沿水平桌面滑行距离为
(未滑出桌面).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写出还需测量的物理量及表示它们的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动量守恒,需要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