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美国的总统选举年,在美国的总统大选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获得选民票数最多的人不一定能当选总统,因为决定谁最后当选的不是“选民”的票数,而是他赢得的“选举人”票数。如2000年小布什赢得的“选民”票数比戈尔少50万张,但他赢得的“选举人”票却比戈尔多34张,最后当选美国总统。以下对美国民主政治的评价能较好地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恩格斯:它最先承认了人权,同时也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有色人种奴隶制 |
B.《纽约时报》:多数人没有决定权,每张选票之间并不公平 |
C.(英国)威廉·格莱斯顿: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的智慧和意志创造的最美妙的杰作 |
D.《凤凰网》:选举人票的数量体现了美国州权平等的原则 |
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刊发该文的杂志是
A.《新青年》 | B.《少年中国》 | C.《青年杂志》 | D.《每周评论》 |
下列文献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A.《变法通议》 | B.《新青年》 | C.《天朝田亩制度》 | D.《民报》 |
“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持上述观点的应是
A.顽固派 | B.洋务派 | C.维新派 | D.革命派 |
恩格斯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特点归纳为“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种文学流派是
A.浪漫主义文学 | B.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 C.现代主义文学 | D.印象派艺术 |
一部反映启蒙思想的著作这样写道:“如果同一个人或是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这部著作的作者是
A.伏尔泰 | B.卢梭 | C.狄德罗 | D.孟德斯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