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每小题3分)
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甽亩正①。河滨之渔者争坻②。,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东夷之陶者器苦窳③。,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仲尼叹曰:“耕、渔与陶,非舜官也,而舜往为之者,所以救败也。舜其信仁乎!乃躬藉处苦而民从之。故曰:圣人之德化乎!”
或问儒者曰:“方此时也,尧安在?”
其人曰:“尧为天子。”
然别仲尼之圣尧奈何!圣人明察,在上位,将使天下无奸也。今耕渔不争,陶器不窳,舜又何德而化?舜之救败也,则是尧有失也。贤舜则去尧之明察,圣尧则去舜之德化,不可两得也。楚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 ,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楯,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今尧舜之不可两誉,矛楯之说也。
且舜救败,期年已一过,三年已三过。舜寿有尽,天下过无已者。以有尽逐无已,所止者寡矣。赏罚使天下必行之,令日:“中程者赏,弗中程者诛。”令朝至暮变,暮至朝变,十日而海内毕矣、奚待期年!舜犹不以此说尧令从己,乃躬亲,不亦无术乎?且夫以身为苦而后化民者,尧舜之所难也;处势而骄下者,庸主之所易也。将治天下,释庸主之所易,道尧舜之所难,未可与为政也。
(选自《韩非子》)
注:①甽 (quǎn) 亩正:意思是田界不再被破坏侵占。甽:田边的水沟;②坻(chí);水中的小块陆地;③窳(yǚ):粗劣不结实。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历山之农者侵畔畔:田地的边界
B.楚人有鬻楯与矛者鬻:卖
C.且舜救败,期年已一过已:消除
D.舜犹不以此说尧令从己说:说法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舜之救败也,则是尧有失也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期年而器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其人弗能应也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D.乃躬亲,不亦无术乎悉使赢兵负草填之,骑马乃褥过

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属于韩非子反对儒家的“礼治”,提倡“法治”的观点的一组是(  )
①圣人明察,在上位,将使天下无奸也            ②舜之救败也,则是尧有失也
③夫不可陷之楯,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④以有尽逐无已,所止者寡矣
⑤舜犹不以此说尧令从己,乃躬亲,不亦无术乎    ⑥令朝至暮变,暮至朝变,十日而海内毕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边打渔的人争着在水中高地捕鱼,舜便去那里打渔,一年之后,都让年长的人占水中高地。东夷制陶器的人制的陶器粗劣不结实,尧便去那里制陶器,一年之后,陶器制得很牢固。
B.就像不可穿透的盾和什么都能穿透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一样,对尧、舜不可能两方面都称赞。
C.要治理好国家,应该制定让天下一定实行的赏功罚过的规定。这样,天下事很快就可以解决了。
D.准备去治理天下,却放弃平庸君主容易做到的事,而提倡尧舜很难做到的事,这种人是不可以和他一道治理国家的。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仲尼之圣尧奈何!
(2)贤舜则去尧之明察,圣尧则去舜之德化,不可两得也。
(3)令朝至暮变,薯至朝变,十日而海内毕矣,奚待期年!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jù,家贫)狭。嗜学,善《诗》《春秋》。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留客汴,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
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
周善敷(陈述)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帝每曰:“我暂不见周即思之。”岑文本谓所亲曰:“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苏、张、终、贾正应比耳。然鸢肩(两肩上耸)火色(面有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俄迁治书侍御史,并知谏议大夫,检校晋王府长史。十八年,迁中书令。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周叹曰:“恨吾资品妄高,不得历此官。”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及还,摄吏部尚书,进银青光禄大夫。帝尝以飞白书赐周曰:“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周病消渴(消渴病)连年,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上医使者视护,躬为调药,太子问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节选自《新唐书》)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仁本其才高:推崇
B.遣使者四辈敦趣:通“促”,催促
C.股肱之寄,要在忠力股肱:辅佐
D.管、晏君之过暴:残暴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马周有才能的一组是()
①资旷迈 ②悠然独酌,众异之 ③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 ④客,忠孝人也 ⑤周善敷奏,机辩明锐⑥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③⑤⑥ D.②③④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马周年轻时曾任州助教,不善处理人际关系,但赵仁本很赏识他,给他准备行装,让他进关。
B.马周替中郎将常何写了一篇切中时务的奏章,深得太宗赞赏,太宗于是下诏马周入值门下省,并赏赐常何三百匹丝帛。
C.马周善于陈述奏章,且能切中要害,处理问题周密,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岑文本认为苏秦、张仪、终军、贾谊也比不过他。
D.马周患病多年,太宗经常派御医前往看护,并亲自为他调药。马周感激涕零,临终把所有奏章焚毁,不愿以此博取身后的名声。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留客汴,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5分)
(2) 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张率传
张率,字士简,吴郡吴人。祖永,宋右光禄大夫。父环,齐世显贵,归老乡邑,天监初,授右光禄,加给事中。
率年十二,能属文,常日限为诗一篇,稍进作赋颂,至年十六,向二千许首。齐始安王萧遥光为扬州,召迎主簿,不就。起家著作佐郎。建武三年,举秀才,除太子舍人。与同郡陆倕幼相友狎,常同载诣左卫将军沈约。适值任昉在焉,约乃谓昉日:“此二子后进才秀.皆南金也.卿可与定交。”由此与昉友善。迁尚书殿中郎。出为西中郎南康王功曹史,以疾不就。久之,除太子洗马。高祖霸府建,引为相国主簿。天监初,临川王已下并置友、学。以率为鄱阳王友,迁司徒谢胐掾,直文德待诏省,敕使抄乙部书,又使撰妇人事二十余条,勒成百卷。使工书人琅邪王深、吴郡范怀约、褚洵等缮写,以给后官。迁秘书丞,引见玉衡殿。高祖曰:“秘书丞天下清官,东南胄望未有为之者,今以相处,足为卿誉。”其恩遇如此。四年三月,禊饮华光殿。其日,河南国献舞马,时与到洽、周兴嗣同奉诏为赋,高祖以率及兴嗣为工。
其年,父忧去职。其父侍妓数十人,善讴者有色貌,邑子仪曹郎顾玩之求娉焉.讴者不愿,遂出家为尼。尝因斋会率宅,玩之乃飞书言与率奸,南司以事奏闻,高祖惜其才,寝其奏,然犹致世论焉。率虽历居职务,未尝留心簿领,及为别驾奏事,高祖览牒问之,并无对,但奉答云“事在牒中”。高祖不悦。出为新安大守,秩满还都,未至,丁所生母忧。大通元年,服未阕,卒,时年五十三。昭明太子遣使赠赙。率嗜酒,事事宽恕,于家务尤忘怀。在新安,遣家僮载米三千石还吴宅,既至,遂耗大半。率问其故,答日:“雀鼠耗也。”率笑而言曰:“壮哉雀鼠。”竞不研问。
(节选自《梁书·列传第二十六》)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召迎主簿,不就:上任
B.举秀才,太子舍人除:授予官职
C.值任昉在焉适:恰好
D.奉答云“事在牒中”但:还是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现张率善“属文”的一组是()
①至年十六,向二千许首②高祖霸府建,引为相国主簿
③又使撰妇人事二十余条④高祖以率及兴嗣为工
⑤未尝留心簿领⑥壮哉雀鼠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率出身名门望族,祖父、父亲一直到他自己,虽然历经宋、齐、梁国的朝代变迁,却深受恩宠,身居高位。
B.张率天赋极高.年少时就表现不俗,加之非常勤奋,很早就名声远扬,所结交朋友如任昉、沈约等也都十分杰出。
C.张率深为梁高祖器重;高祖让他担任秘书丞之职并褒扬张率的文才,甚至在御史台弹劾他行为不检时.加以庇护。
D.张率处事大度,喜欢喝酒,但也曾因此耽误了公事,一次梁高祖当面询问他,他竟一无所知,高祖很是生气。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与同郡陆倕幼相友狎,常同载诣左卫将军沈约。
既至,遂耗大半。率问其故.答日:“雀鼠耗也。”(5分)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④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
请根据上述文字提炼概括孔子提及的学习方法。
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张祖传
[明]张岳
张祖,字彦宗,以字行。十三岁,父祖继殁,独奉母以居。
洪武改元,闽中法令严核,绳吏之法尤峻。惮应役者邀祖斩右大指以自黜。祖疑之,入白母。母曰:“法可避也,指斩不可复续,盍去诸?”遂避匿。未几,斩指事觉,诏逮捕戍边。犯者言张某始与某辈约如此。逮久弗获。会天变肆赦,乃归。室中空虚,至系马槛牛,毁斗桶为薪。念非力学无以树门户,于是决意习儒业。是时,诏民田八顷以上家,择子若孙一人为吏。县檄至,祖挥之弗受,执卷奋曰:“吾而吏耶?”令白按察司,复檄祖往,固弗受如县。使者熟视之,曰:“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遂挟以去。
祖既通儒术,兼晓丸章算法。时方行方田令,即以其事属之。文案盈几,祖精勤不舍,昼夜栉理而错画之,皆有绪可按据。
建文时,祖为吏部吏。未几,云南布政张公紞召入为尚书,于属吏多所更易,独言张某老成,守法不易也。时帝方与方孝孺辈讲求古治,经济之事多变太祖旧章,章奏日下吏部。祖密言于紞曰:“高皇帝起布衣,有天下,立法创制,规模远矣。为治当责实效。令法制已定,日有变更,未必胜于旧,徒使异议者以为口实,盍先其急者?”紞深然之,而夺于群议,不能用。会添设京卫知事一员,诏吏部选可者。紞曰:“无逾祖矣。”授留守知事。
及靖难师渡江,祖为安吉县丞。紞被谴自经,舁尸归,属吏无敢往视,祖独往经理其殡。殡毕,哭奠而去。时人义之。
安吉在万山中,向多逋民,隐田不以自实,财赋甚少。祖至,清勤自持,敬礼贤士大夫,与讲究磨砺。在职九年,稽核财赋,修筑陂塘圩岸,不可胜计。逋民隐田者令以占籍输税,免其罪。声称著闻,以最荐升湖广按察司经历。行至吴桥卒,惟一子扶丧归。(摘编自《小山类稿》)
[注]①若:或者。②方田:指方田均税法。③紞被谴自经:朱棣登位,张紞被解除职务后自杀。④逋民:逃到本地的百姓。⑤占籍:自外地迁来的成为有户籍的当地居民。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变肆赦会:适逢。 B.守法不也易:改变。
C.无祖矣逾:超过。 D.而夺于群议,不能用:采用。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张祖尽职尽责的一组是()(3分)
①闽中法令严核②昼夜栉理而错画之
③复檄祖往,固弗受如县④为治当责实效
⑤稽核财赋,修筑陂塘圩岸⑥逋民隐田者令以占籍输税
A.②⑤⑥B.①④⑥c.②③④D.①③⑤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祖为逃避服役而逃跑藏匿起来,遇赦后见家境衰败,于是决定发愤读书以振兴家门。
B.建文年间张祖在吏部做小吏,上司张紞非常赏识他,认为他办事老成,笃守法令。
C.吏部尚书张紞自杀后,属吏中只有张祖敢出面料理丧事,当时的人认为他有情有义。
D.张祖任安吉县九年,因政绩卓著,考核获得最高等级,授予留守知事。

乙、翻译题
请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3分)
译文:
(2) 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译文:

(6分,每小题3分)
戚继光,字元敬。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改佥浙江都司,充参将,分部宁、绍、台三郡。
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道阻不罪。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免官,戴罪办贼。已而倭遁,他倭复焚掠台州。给事中罗嘉宾等劾继光无功,且通番。方按问,以平汪直功复官,改守台、金、严三郡。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慓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
四十一年,倭大举犯福建。是时宁德已屡陷。距城十里有横屿,四面皆水路险隘,贼结大营其中。官军不敢击,相守逾年。其新至者营牛田,而酋长营兴化,东南互为声援。闽中连告急,宗宪复檄继光剿之。先击横屿贼。人持草一束,填壕进。大破其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至福清,捣败牛田贼,覆其巢,余贼走兴化。急追之,夜四鼓抵贼栅。连克六十营,斩首千数百级。平明入城,兴化人始知,牛酒劳不绝。继光乃旋师。抵福清,遇倭自东营澳登陆,击斩二百人。而刘显亦屡破贼。闽宿寇几尽。于是继光至福州饮至①,勒石平远台。
及继光还浙后,新倭至者日益众,围兴化城匝月。会显遣卒八人赍书城中,衣刺“天兵”二字。贼杀而衣其衣,绐守将得入,夜斩关延贼。副使翁时器、参将毕高走免,通判奚世亮摄府事,遇害,焚掠一空。留两月,破平海卫,据之。初,兴化告急,时帝已命俞大猷福建总兵官,继光副之。及城陷,刘显军少,城下不敢击。大猷亦不欲攻,需大军合以困之。四十二年四月,继光将浙兵至。于是巡抚谭纶令将中军,显左,大猷右,合攻贼于平海。继光先登,左右军继之,斩级二千二百,还被掠三千人。纶上功,继光首,显、大猷次之。帝为告谢郊庙,大行叙。继光先以横屿功,进署都督佥事,及是进都督同知,世荫千户,遂代大猷为总兵官。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节选自《明史·戚继光列传》)
【注】饮至:指出征奏 凯,至宗庙祭祀宴饮庆功之礼。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平汪直功复合旋:不久
B.久不克,免官坐:因为
C.城下不敢击壁:扎下营寨
D大行叙赉:发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道阻不罪怀王不知忠臣之分
B.还被掠三千人村中少年好事三千人
C.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更置之蟹六跪二螯
D.时帝已命俞大猷福建总兵官王使屈平

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贼杀而衣其衣,绐守将得入,夜斩关延贼。
(2)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
请根据第I卷的文言文,简要概括戚继光作为军事将领的特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