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铜陵市第一中学的同学们展开了以“幸福铜陵 跨越发展”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同学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亲身体验铜陵的发展与幸福。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部分材料:
材料一 铜陵循环经济城市品牌效应不断扩大。铜陵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被国家发改委作为典型案例向全国推介,国家发改委明确指出铜陵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特征是“以打造循环产业链为核心、构建区域大中小循环的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结合铜陵产业发展的实际,铜陵市政府编制了《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规划》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引领,避免了盲目承接、低水平承接。在战略步骤上,提出“一年打基础、三年大突破、五年新跨越”的发展构想。
材料二 铜陵市立足独特的铜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掘传承民俗文化,推动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坐落在铜陵天井小镇的“安徽民俗村”是一个融江南民俗文化、青铜文化、徽文化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园区,旨在保护民俗、展示非遗、弘扬民族传统精神,成为全省推动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播的又一个重要平台。
材料三: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是铜陵实现转型跨越的突破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铜陵市的目标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提速转型,实现有质量和有效益的增长,努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1)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铜陵市保护、发展民俗文化的意义。
(3)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如何实现材料三中的目标向铜陵市政府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30分)材料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在京召开,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十二五”规划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材料二:2010年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1)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简要说明政府应怎样关注民生?(8分)
(2)结合材料一,说明加快以关注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哲学依据?
(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国家重视教育的理由?
材料一:由于30年前的真理问题大讨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从而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关于改革开放的性质,党的十七大也说得很清楚,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也就是说,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决不是要改掉社会主义制度。——胡锦涛
材料二: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新生代农民工(即80后90后农民工)约占70%。深圳市是新生代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城市。2010年1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国家连续第7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2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文件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传递出国家对约占农民工总数60%的80后、90后农民工的高度关切。
(1)材料一体现认识论中的哪些道理?
(2)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政府为什么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1—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幅
材料二:中央要求建立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等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各省区市纷纷发放临时价格补贴并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截至2010年ll月,我国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同比分别提高7.1%和8.8%,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制度全面建立。
材料三: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果断采取措施,调整经济政策。2010年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2011年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注:2010年我国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说明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及其影响。
(2)结合材料阐述政府相关举措的经济学依据。
(3)说明材料中党中央调整经济政策的政治学依据。
(4)上述政策的调整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
网络语言是汉语在网络环境下的变体,在网络语言中,病句、数字、符号、汉英杂糅的表达方式成了正宗语言和网民的习惯用法,有的甚至走下网络,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新语言。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灵活变通的表达方式与常规语言相比具有新奇、简单、幽默等特点,应该走进大雅之堂。全盘接受它,是对语言规律的尊重;也有些人认为,它违背语言本身的发展规律,网络语言、词汇并无正确性和逻辑性可言,妨碍了我国语言文字的进一步规范和普及。学生使用网络语言,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将会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在书面用语上,会影响到孩子的思维逻辑训练。
(1)上述两种观点在思想方法上有什么共性?
(2)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网络语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粮集团负责人表示,我们既要讲矛盾的普遍性,更要讲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用矛盾的普遍性掩盖矛盾的特殊性。作为我们中粮来讲,无论是集团自身,还是每一个业务单元,都必须辩证地去分析具体问题,特别是细分自己的行业、战略、流程,使之更有针对性,更能解决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2)中粮集团为什么强调不能用矛盾的普遍性掩盖矛盾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