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200℃时可用反应 2BBr3(g)+ 3H2(g)2B(s) + 6HBr(g) 来制取晶体硼。完成下列填空:
(1)下列说法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选填序号,下同)。
a. v(BBr3)= 3v(HBr)              b. 2c(H2) = c(HBr)
c.密闭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d. 容器内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2)若密闭容器体积不变,升高温度,晶体硼的质量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在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b. 在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始终增大
c.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 达到新平衡后反应物不再转化为生成物
(3)若上述反应在10L的密闭容器内反应,5min后,气体总质量减少1.1 g,则该时间段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4)往容器中充入0.2 mol BBr3和一定量H2,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HBr百分含量与起始通入H2的物质的量有如图关系。在a、b、c三点中,H2 的转化率最高的是______(选填字母)。b点达到平衡后,再充入H2使平衡到达c点,此过程中平衡移动的方向为_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事实中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速率?
①食品在夏天容易变质,冬天则不会出现该现象
②熔化的KClO3放出气泡很慢,撒入少量MnO2,会很快产生气体
③工业上常将固体燃料粉碎以提高燃烧效率
④同浓度等体积的硫酸与盐酸,和同样大小质量相等的锌粒反应,产生气体有快有慢

实验室用固体烧碱配制500ml 0.1mol/L的NaOH溶液。
(1)需称量 g的烧碱固体,固体应放在 中称量。
(2)配制过程中一定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填写代号)
A、烧杯 B、玻璃棒
C、500ml容量瓶D、锥形瓶
E、胶头滴管 F、洗瓶
(3)由(2)中列出的仪器判断,完成实验还缺少的仪器是
(4)在容量瓶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填写代号)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NaOH溶液洗涤
C、将烧碱固体在500ml烧杯中加约450ml水溶解,恢复至室温后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定容
D、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5)下列实验操作会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的是 (填写代号)
①容量瓶事先用蒸馏水洗涤,没有干燥就进行实验
②用玻璃棒搅拌溶解溶质时,用力过猛,一部分液体溅出烧杯
③转移完毕后,没有洗涤操作直接加水定容
④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
⑤定容后对容量瓶内的溶液上下颠倒摇匀,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⑥配制时,溶解后未经冷却将较浓的溶液转移入容量瓶
⑦定容时加水不小心超过刻度线,立即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液体吸出

将下列各分离物质方法的代表字母,填在各小题末的横线上:

A.过滤法; B.结晶法;
C.分液法; D.萃取分液法;

E.蒸馏法;F.升华法
(1)除去植物油中的水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_________________
(3)将溶液中的硝酸钾与氯化钠分离_________________
(4)将自来水制为纯净水_________________

下表是某地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盐”包装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根据此表,结合中学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配料表
精制海盐、碘酸钾(KIO3
含碘量
20―40mg/kg
储藏方法
密封避光、防潮
食用方法
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1)据物质分类中的树状分类法有关知识,在① HIO3 ② 碘酸钠(NaIO3) ③ KOH ④ I2O5 ⑤ NaCl五种 (填“混合物”或“化合物”或“盐”或“氧化物”)中与碘酸钾(KIO3)属于同类物质的有
____ _________(填序号)。
(2)推测出碘酸钾(KIO3)的物理性质:碘酸钾(KIO3 溶于水(填“能”或“不能”),化学性质:碘酸钾(KIO3)在受热时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H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