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刑部郎中张府君神道碑(节选)
曾巩
府君讳保雍,字粹之。景德二年举进士。授山阴主簿,有能名。提点刑狱皇甫选上其状,拜大理评事,监尉氏酒。逾年,知三泉,用故事,得假五品服专达。既至,叹曰:“吾常所欲为此,几可试也。”县以治闻。
李丞相迪镇永兴,扳府君自赞,遂通判其军府。李公去,寇莱公代之。诏易府君凤翔,莱公雅知其贤,因奏留之。事有利害,未尝不争,听乃止。玺书奖之,迁殿中丞。钱思公惟演、李三司士衡荐任佐益州,避亲嫌不拜。迁太常博士,寻换晋州。今上即位,以屯田员外郎知汉州。夜中四卒叩府,告禁兵两营变。佐吏骇,辈入府,府君徐出,独械四卒掠之,趋作诬状,徇两营以安之。至明鞫得,乃实四卒与伍中谋,遂及同谋者九人弃之市。因奏言蜀戍兵久合,往往叛,可因使臣去来番代之,行之至今。
擢拜都官,还朝,庄献太后面嘉之。有冯异以化黄金干太后,得奉职监鄂州税,知州欧阳颖事之曲恭。武昌置场中市民炭,常时吏先署入抄文为足,而实尚留民家不入,比漕发,乃直取载之,以为故。颖暴,又欲资异谋,使按之,坐盗死者十八人,当论,府君自荆南乘单船,六日夜入鄂,直之,笞守吏数人而已,同时,汉阳俚民贩茶,得知军骆与京诬民忤巡检,应首死者二十人,随者百余人,与京暴甚颖,人莫敢相曲直,府君亲往虑之,遂明其诬,二十人者得不死,随者皆贳。
汉阳距江为城,潦至堤辄毁,岁调薪石,发民完之,工四千人,两县以病,府君身自护作,省工费半,堤完至今。迁祠部郎中,满岁,更两浙转运使,行部至婺,刺得其守罪,留治之。未既,疾作,遂不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莱公雅知其贤,因奏留之雅:向来 |
B.迁太常博士,寻换晋州寻:不久 |
C.至明鞫得,乃实四卒与伍中谋鞫:审讯 |
D.有冯异以化黄金干太后干:触犯 |
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屯田员外郎知汉州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
B.可因使臣去来番代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C.庄献太后面嘉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D.随者百余人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下列句子中,属于张府君“辩诬”的一组是( )
①钱思公惟演、李三司士衡荐任佐益州,避亲嫌不拜
②事有利害,未尝不争,听乃止
③至明鞫得,乃实四卒与伍中谋
④常时吏先署入抄文为足,而实尚留民家不入
⑤自荆南乘单船,直之,笞守吏数人而已
⑥府君亲往虑之,遂明其诬。
A.①②⑤ | B.①③④ | C.②④⑤ | D.③⑤⑥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独械四卒掠之,趋作诬状,徇两营以安之。(4分)
(2)颖暴,又欲资异谋,使按之,坐盗死者十八人。
(3)与京暴甚颖,人莫敢相曲直,府君亲往虑之,遂明其诬。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世美堂后记
(明)归有光
余妻之曾大父王翁致谦,宋丞相魏公之后。自大名徙宛丘,后又徙余姚。元至顺间,有官平江者,因家昆山之南戴,故县人谓之南戴王氏。翁为人佣傥奇伟,吏部左侍郎叶公盛、大理寺卿章公格一时名德,皆相友善,为与连姻。成化初,筑室百楹于安亭江上,堂宇闳敞,极幽雅之致。题其匾曰“世美”。四明杨太史守阯为之记。
嘉靖中,曾孙某以逋官物粥于人。余适读书堂中,吾妻曰:“君在,不可使人顿有《黍离》之悲”。 余闻之,固已恻然。然亦自爱其居闲静,可以避俗嚣也。乃谋质金以偿粥者;不足,则岁质贷;五六年,始尽雠其直。安亭俗呰窳①而田恶。先是县人争以不利阻余。余称孙叔敖请寝之丘、韩献子迁新田之语以为言。众莫不笑之。余于家事,未尝訾省②。吾妻终亦不以有无告,但督僮奴垦荒菜,岁苦早而独收。每稻熟,先以为吾父母酒醴,乃敢尝酒。获二麦,以为舅姑羞酱,乃烹饪,祭祀、宾客、婚姻、赠遗无所失。姊妹之无依者悉来归,四方学者馆饩莫不得所。有遘悯③不自得者,终默默未尝有所言也。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
庚戌岁,余落第出都门,从陆道旬日至家。时芍药花盛开,吾妻具酒相问劳。余谓:“得无所有恨耶?”曰:“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 长沙张文隐公薨,余哭之恸,吾妻亦泪下,曰:“世无知君者矣!然张公负君耳!”辛亥五月晦日,吾妻卒。实张文隐公薨之明年也。
后三年,倭奴犯境,一日抄掠数过,而宅不毁;堂中书亦无恙。然余遂居县城,岁一再至而已。辛酉清明日,率子妇来省祭,留修圮坏,居久之不去。一日,家君燕坐堂中,惨然谓余曰:“其室在,其人亡,吾念汝妇耳。”余退而伤之,述其事,以为《世美堂后记》。
注①俗呰窳:俗习懒惰。②訾省:过问,指计算、核查财目。③遘悯:遭受患难。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曾孙某以逋官物粥于人粥:同“鬻”,出售 |
B.岁苦旱而独收苦:为……所苦 |
C.得无有所恨耶恨:痛恨 |
D.岁一再至而已再:二次 |
下列各项中能够直接表明归有光的妻子王氏贤惠的一组是( )(3分)
①一时名德,皆相友善②终亦不以有无告,但督僮奴垦荒莱
③世无知君者矣!④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数千卷。
⑤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⑥其室在,其人亡,吾念汝妇耳!
A.①②⑥ | B.②④⑤ | C.③⑤⑥ | D.①③④ |
下列对文章内容概括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归有光妻子的曾祖父王致谦是名门之后,为人豪爽洒脱,奇异不凡,在当时很有名,同叶盛、章格交好,世美堂就是由他修建的。 |
B.本文是归有光悼念去世的妻子王氏的文章。她治家勤俭,孝敬老人,同亲属朋友关系和睦,对丈夫全力支持,十分贤惠。 |
C.因为归有光喜欢读书,所以家中藏书一旦散失,妻子就让人四处寻找,最后他家里的藏书竟然多达上千卷。 |
D.归有光的代表作《项脊轩志》采用散文形式,在对生活琐事的平实朴素叙述中渗透了深沉真挚的情感,本文的风格与其相近。 |
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列最后一段断句。
孙权遣将陈邵据襄阳诏仁讨之仁与徐晃攻破邵遂入襄阳使将军高迁等徙汉南附化民於汉北文帝遣使即拜仁大将军又诏仁移屯临颍复督诸军据乌江还屯合肥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太祖善其言,遂使将骑击备,破走之。
②长史陈矫俱在城上,望见金等垂没,左右皆失色。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曹仁字子孝,太祖从弟也。太祖与袁绍久相持于官渡,绍遣刘备徇诸县,多举众应之。太祖以为忧。仁曰:“南方以大军方有目前急,其势不能相救,刘备以强兵临之,其背叛固宜也。备新将绍兵,未能得其用,击之可破也。”太祖善其言,遂使将骑击备,破走之,仁尽复收诸叛县。
河北既定,从围壶关。太祖令曰:“城拔,皆坑之。”连月不下。仁言于太祖曰:“围城必示之活门,所以开其生路也。今公告之必死,将人自为守。且城固而粮多,攻之则士卒伤,守之则引日久;今顿兵坚城之下,以攻必死之虏,非良计也。”太祖从之,城降。
从平荆州,以仁行征南将军,留屯江陵,拒吴将周瑜。瑜将数万众来攻,前锋数千人始至,仁登城望之,乃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将牛金逆与挑战。贼多,金众少,遂为所围。长史陈矫俱在城上,望见金等垂没,左右皆失色。仁意气奋怒甚,谓左右取马来,矫等共援持之。谓仁曰:“贼众盛,不可当也。假使弃数百人何苦,而将军以身赴之!”仁不应,遂被甲上马,将其麾下壮士数十骑出城。去贼百余步,迫沟,矫等以为仁当住沟上,为金形势也,仁径渡沟直前,冲入贼围,金等乃得解。余众未尽出,仁复直还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数人,贼众乃退。矫等初见仁出,皆惧,及见仁还,乃叹曰:“将军真天人也!”三军服其勇。太祖益壮之,转封安平亭侯。
仁少时不修行检,及长为将,严整奉法令,常置科于左右,案以从事。鄢陵侯彰北征乌丸,文帝在东宫,为书戒彰曰:“为将奉法,不当如征南邪!”及即王位,拜仁车骑将军,进封陈侯。
孙权遣将陈邵据襄阳诏仁讨之仁与徐晃攻破邵遂入襄阳使将军高迁等徙汉南附化民于汉北文帝遣使即拜仁大将军又诏仁移屯临颍复督诸军据乌江还屯合肥。
(节选自《三国志•卷九》)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绍遣刘备徇诸县 (徇:巡查) |
B.矫等共援持之(援持:支持、帮助) |
C.去贼百余步,迫沟(迫:靠近) |
D.仁少时不修行检(行检:操行、品行)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曹仁字子孝,太祖从弟也②击之可破也 |
B.①太祖与袁绍久相持于官渡②常置科于左右 |
C.①且城固而粮多②而将军以身赴之 |
D.①贼多,金众少,遂为所围②为将奉法,不当如征南邪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今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A.今公告之必死,将人自为守。 |
B.遣部曲将牛金逆与挑战。 |
C.假使弃数百人何苦,而将军以身赴之! |
D.矫等以为仁当住沟上,为金形势也。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官渡之战中,曹仁认为刘备在尚未获得袁绍重用的情况下统帅袁绍的军队,是不可能打胜仗的。所以,他极力鼓励曹操攻打刘备。 |
B.曹操之所以在壶关之役一开始未能取得胜利,原因是没有给城中的百姓留一条生路,结果促成了城中百姓和守城士卒的联合死守。 |
C.曹仁眼见牛金率领的三百人被周瑜包围,心急如焚,带领几十个骑兵两次突入敌营,成功地解救了牛金等人,自己仅仅损失了几个人。 |
D.曹仁虽然小时候品行不端,但是长大后改邪归正,严于律己。鄢陵侯曹彰北征乌丸的时候,尚在东宫的文帝让他以曹仁为奉守法令的榜样。 |
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中废为右扶风坐怒其吏成信信亡藏上林中宣使郿令将吏卒阑入上林中蚕室门攻亭格杀信射中苑门宣下吏为大逆当族自杀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其治米盐,事小大皆关其手。(3分)
②及以法诛通行饮食,坐相连郡,甚者数千人。(3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成宣,杨人也。以佐史给事河东守。卫将军青使买马河东,见宣无害,言上①,征为厩丞。官事辨,稍迁至御史及中丞,使治主父偃及淮南②反狱,所以微文深诋杀者甚众,称为敢决疑。数废数起,为御史及中丞者几二十岁。王温舒为中尉,而宣为左内史。其治米盐,事小大皆关其手,自部署县名曹宝物,官吏令丞弗得擅摇,痛以重法绳之。居官数年,一切为小治辩,然独宣以小至大,能自行之,难以为经。中废为右扶风坐怒其吏成信信亡藏上林中宣使郡令将吏卒阑入上林中蚕室门攻亭格杀信射中苑门宣下吏为大逆当族自杀
是时,郡守、尉、诸侯相二千石欲为治者,大抵尽效王温舒等,而吏民益轻犯法,盗贼滋起。南阳有梅免、伯政,楚有段中、杜少,齐有徐勃,燕、赵之间有坚卢、范主之属。大群至数千人,擅自号,攻城邑,取库兵,释死罪,缚辱郡守、都尉,杀二千石,为檄告县趋具食;小群以百数,掠卤乡里者不可称数。于是上始使御史中丞、丞相长史使督之,犹弗能禁,乃使光禄大夫范昆、诸部都尉及故九卿张德等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及以法诛通行饮食,坐相连郡,甚者数千人。数岁,乃颇得其渠率③。散卒失亡,复聚党阻山川,往往而群,无可奈何。于是作沈命法,曰:“群盗起不发觉,发觉而弗捕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其后小吏畏诛,虽有盗弗敢发,恐不能得,坐课累府,府亦使不言。故盗贼浸多,上下相为匿,以文避法焉。
——节选《汉书•酷吏列传》
注:①上:汉武帝。②主父偃及淮南:指两个人。③渠率:首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使治主父偃及淮南反狱狱:罪行 |
B.数废数起废:罢官 |
C.而吏民益轻犯法轻:浅薄 |
D.为檄告县趋具趋:快走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难以为经虎符发兵以兴击 |
B.为御史及中丞者几二十岁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 |
C.燕、赵之间有坚卢、范主之属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D.往往而群发觉而弗捕满品者 |
下列各句中,都能表现咸宣“严厉残酷”的一组是( )(3分)
①微文深诋杀者甚众,称为敢决疑
②其治米盐,事小大皆关其手
③自部署县名曹宝物,官吏令丞弗得擅摇,痛以重法绳之
④居官数年,一切为小治辩
⑤取库兵,释死罪,缚辱郡守、都尉,杀二千石
⑥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
A.①②③ | B.②③⑥ | C.①③④ | D.④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卫青将军让咸宣到河东买马,发现咸宣很能干,就向皇上推荐。咸宣被征召到京城当厩丞,然后几起几落,曾一度得到重用。 |
B.成宣获罪的原因是他使吏卒进入上林苑蚕室门,格杀了成信,因此被交付法官判罪,后来他自杀了。 |
C.汉武帝时期盗贼滋生,朝廷遣使者发兵攻打盗贼,斩杀大部分的盗贼,取下首级多达万余个,然而犹不能禁止。 |
D.朝廷颁布的“沈命法”,以督责官吏擒捕盗贼,结果事与愿违,小吏因为害怕被杀,不敢告发盗贼,郡府也让下属不要多言。由此一来,盗贼则越来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