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刑部郎中张府君神道碑(节选)
曾巩
府君讳保雍,字粹之。景德二年举进士。授山阴主簿,有能名。提点刑狱皇甫选上其状,拜大理评事,监尉氏酒。逾年,知三泉,用故事,得假五品服专达。既至,叹曰:“吾常所欲为此,几可试也。”县以治闻。
李丞相迪镇永兴,扳府君自赞,遂通判其军府。李公去,寇莱公代之。诏易府君凤翔,莱公雅知其贤,因奏留之。事有利害,未尝不争,听乃止。玺书奖之,迁殿中丞。钱思公惟演、李三司士衡荐任佐益州,避亲嫌不拜。迁太常博士,寻换晋州。今上即位,以屯田员外郎知汉州。夜中四卒叩府,告禁兵两营变。佐吏骇,辈入府,府君徐出,独械四卒掠之,趋作诬状,徇两营以安之。至明鞫得,乃实四卒与伍中谋,遂及同谋者九人弃之市。因奏言蜀戍兵久合,往往叛,可因使臣去来番代之,行之至今。
擢拜都官,还朝,庄献太后面嘉之。有冯异以化黄金干太后,得奉职监鄂州税,知州欧阳颖事之曲恭。武昌置场中市民炭,常时吏先署入抄文为足,而实尚留民家不入,比漕发,乃直取载之,以为故。颖暴,又欲资异谋,使按之,坐盗死者十八人,当论,府君自荆南乘单船,六日夜入鄂,直之,笞守吏数人而已,同时,汉阳俚民贩茶,得知军骆与京诬民忤巡检,应首死者二十人,随者百余人,与京暴甚颖,人莫敢相曲直,府君亲往虑之,遂明其诬,二十人者得不死,随者皆贳。
汉阳距江为城,潦至堤辄毁,岁调薪石,发民完之,工四千人,两县以病,府君身自护作,省工费半,堤完至今。迁祠部郎中,满岁,更两浙转运使,行部至婺,刺得其守罪,留治之。未既,疾作,遂不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莱公雅知其贤,因奏留之雅:向来 |
B.迁太常博士,寻换晋州寻:不久 |
C.至明鞫得,乃实四卒与伍中谋鞫:审讯 |
D.有冯异以化黄金干太后干:触犯 |
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屯田员外郎知汉州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
B.可因使臣去来番代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C.庄献太后面嘉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D.随者百余人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下列句子中,属于张府君“辩诬”的一组是( )
①钱思公惟演、李三司士衡荐任佐益州,避亲嫌不拜
②事有利害,未尝不争,听乃止
③至明鞫得,乃实四卒与伍中谋
④常时吏先署入抄文为足,而实尚留民家不入
⑤自荆南乘单船,直之,笞守吏数人而已
⑥府君亲往虑之,遂明其诬。
A.①②⑤ | B.①③④ | C.②④⑤ | D.③⑤⑥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独械四卒掠之,趋作诬状,徇两营以安之。(4分)
(2)颖暴,又欲资异谋,使按之,坐盗死者十八人。
(3)与京暴甚颖,人莫敢相曲直,府君亲往虑之,遂明其诬。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忠臣者务崇君之德,谄臣者务广君之地。何以明之?陈夏征舒弑其君,楚庄王伐之,陈人听令。庄王以讨有罪,遣卒戍陈,大夫毕贺。申叔时使于齐,反还而不贺。庄王曰:“陈为无道,寡人起九军以讨之,征暴乱,诛罪人,群臣皆贺,而子独不贺,何也?”申叔时曰:“牵牛蹊人之田,田主杀其人而夺之牛,罪则有之,罚亦重矣。今君王以陈为无道,兴兵而攻,因以诛罪人,遣人戍陈。诸侯闻之,以王为非诛罪人也,贪陈国也。盖闻君子不弃义以取利。”王曰:“善!”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诸侯闻之,皆朝于楚。此务崇君之德者也。
张武为智伯谋曰:“晋六将军,中行、文子最弱,而上下离心,可伐以广地。”于是伐文子、中行氏,灭之矣。又教智伯求地于韩、魏、赵。韩、魏裂地而授之,赵氏不与,乃率韩、魏而伐赵,围晋阳三年。三国阴谋同计,以击智氏,遂灭之。此务为君广地者也。
夫为君崇德者霸,为君广地者灭,故千乘之国,行文德者王,汤武是也;万乘之国,好广地者亡,智伯是也。昔者智伯骄,伐文子、中行而克之,又劫韩、魏之君而割其地,尚以为未足,遂兴兵伐赵。韩、魏反之,军败晋阳之下,身死高梁之东,头为饮器,国分为三,为天下笑。此不知足之祸也。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修久。”此之谓也。
(取材于《淮南子•人间训》)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忠臣者务崇君之德崇:使……崇高 |
B.牵牛蹊人之田蹊:践踏 |
C.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罢:罢免 |
D.三国阴谋同计阴谋:暗中谋划 |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申叔时使于齐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
B.田主杀其人而夺之牛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C.罪则有之,罚亦重矣入其舍,则密室垂帘 |
D.此之谓也夫晋,何厌之有 |
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其人)罪则有之 |
B.可伐(晋)以广地 |
C.因以(之)诛罪人 |
D.夫为君崇德者(君)霸 |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证明“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一组是()
①庄王以讨有罪,遣卒戍陈,大夫毕贺
②诸侯闻之,以王为非诛罪人也,贪陈国也
③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诸侯闻之,皆朝于楚
④韩、魏裂地而授之,赵氏不与
⑤三国阴谋同计,以击智氏,遂灭之
⑥万乘之国,好广地者亡,智伯是也
A.①②⑤ | B.③⑤⑥ | C.①③④ | D.②④⑥ |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庄王遣卒戍陈的根本目的在于诛杀夏征舒,对陈国的土地王并无贪图的之心。 |
B.楚庄王听取了申叔时的谏言后,罢陈之戍,立陈之后,使诸侯皆朝于楚。 |
C.智伯听信谄臣之言,裂韩、魏之地,兴兵伐赵,最终导致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
D.本文明辨了忠臣、谄臣之别,并阐释了君主只有知足、知止,才能长久的道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刘健字希贤,洛阳人。健少端重,与同邑阎禹锡、白良辅游,得河东薛氏之传。举天顺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谢交游,键户读书,人以木强视之。然练习典故,有经济志。成化初,修《英宗实录》。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清宁宫灾,太监李广有罪自杀。健与李东阳、谢迁疏言:“古帝王未有不遇灾而惧者,向来奸佞荧惑圣听,贿赂公行,赏罚失当,灾异之积正此之由。今幸元恶殄丧①,圣心开悟,而余慝未除,宿弊未革。伏愿奋发励精,进贤黜奸,明示赏罚,凡所当行,断在不疑,毋更因循,以贻后悔。”帝方嘉其言,而广党蔡昭等旋取旨予广祭葬、祠额。健等力谏,仅寝祠额。南北言官司指陈时政,频有所论劾,一切皆不问。国子生江瑢劾健,东阳杜抑言路。帝慰留健、东阳,而下瑢于狱。二人力救,得释。十三年四月,大同告警,京师戒严。兵部请甄别京营诸将,帝召镇远侯顾溥督团营。时帝视朝颇晏,健等以为言,颔之而已。十四年秋,帝以军兴缺饷,屡下廷议。健等言:“天下之财,其生有限。今光禄岁增供数十倍,诸方织作务为新巧,斋醮日费钜万,太仓所储,不足饷战士。而内府取入,动四五十万,宗藩贵戚之求土田、夺盐利者,亦数千万计。土木日兴,科敛不已,传奉冗官之俸薪,内府工匠之饩廪,岁增月积,无有穷期,财安得不匮?今陕西、辽东边患方殷,湖广、贵州军旅继动,不知何以应之?望陛下绝无益之费。躬行节俭,为中外倡、而今群臣得毕献其诚,讲求革弊之策,天下幸甚。”明年四月,以灾异陈勤朝讲、节财用、罢斋醮、公赏罚数事。及冬,南京、凤阳大水,廷臣多上言时务,久之不下。健等因极陈怠政之失,请勤听断,以振纪纲。帝皆嘉纳。
--(《明史•刘健传》)
注:①殄丧:灭亡。殄,灭绝。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广党蔡昭等旋取旨予广祭葬、祠额旋:等待 |
B.时帝视朝颇晏晏:晚、 |
C.迟诸方织作务为新巧务:一定 |
D.而今群臣得毕献其诚毕:全、都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现刘健为人“端重”的一项是( )
①谢交游,键户读书,人以木强视之
②帝慰留健、东阳,而下瑢于狱。二人力救,得释。
③练习典故,有经济志。
④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
⑤健等因极陈怠政之失,请勤听断,以振纪纲。
⑥帝方嘉其言,而广党蔡昭等旋取旨予广祭葬、祠额。健等力谏,仅寝祠额
A.②③⑤ | B.①③④ | C.③④⑥ | D.①⑤⑥ |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刘健自幼正直稳重,择友而交,拜薛氏为师。平时不喜交游,常常闭门读书,研究历史,有经国济世之志。 |
B.太监李广畏罪自杀后,刘健和李东阳、谢迁向皇帝进言革除宿弊,并力谏皇上不要赐予祭葬的旨文和匾额的文字,只为李广坟墓题字 |
C.刘健居官清正敢言,得到皇帝信任,为皇上所敬畏。当有人弹劾刘健时,皇帝反而安慰挽留刘健,将进言者关进监狱。刘健等再三为进言者求情,该人才得以释放。 |
D.刘健注意国家财政现状与百姓的疾苦,力主内廷节俭,控制贵戚巧取豪夺,革除宿弊,造福天下。 |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谢交游,键户读书,人以木强视之。
(2)科敛不已,传奉冗官之俸薪,内府工匠之饩廪,岁增月积,无有穷期,财安得不匮?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标山记
(元·张养浩)
绰然亭西三四里,有双山曰标。各广四十亩,童①无树林。东西并峙,皆青石叠伫,势陂陀②可步而上。按《舆图经》无其名,盖土人以旁无他山,惟此若标可望,故以名之。其居东者,上有洞如屋,可避风雨。
泰定甲子三月,命童携酒肴,偕馆客清江谕仁本登焉。始有小劳,既戾其上,神超气逸,身欲羽飞。环视众山,手若可即。其联岩属巘③,盛于东南,而微杀于西北。诸支流之水,萦络交碧,练横绳引,析而复合。盖郊外可登眺者,莫此胜焉!
尝欲构亭其上,时杖履往来,以豁心目,因仍未暇。既而坐洞屋中,出觞更酌,咏古人闲适之诗,如陶、谢、韦、柳者数篇,其清欢雅思,悠悠而集,若世若形,两忘其所恃。加以烟岚坌涌,相与冥合,窅乎④不知余之为山,而山之为余也!
于是,仁本举酒相属曰:“乐其哉,公之游乎,殆不可以无记!”遂书而贻之。
[注]①童:山无草木。②陂陀:不平。③巘:山峰。④窅乎:深远的样子。“表山”得名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
文中最能体现“标山”山色特征的词语是、。
A.没有比标山再好的啦 | B.没有一处名胜可游玩 |
C.这里找不到一处名胜 | D.这里的山不能胜任啊 |
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就本文写一段8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臣生当陨身,死当结草。”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④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⑤。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注]①醮:改嫁。 ②烝烝: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思念之深。 ③游夏:指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他们在文学上皆很造诣。 ④虫流:比喻战死的将士或因战乱而死的人民。此指死亡。⑤安公乐:刘备之子刘禅。画线句出自课文《_______》,本文出现的成语有___________(任填两个)。李密在祖母过世后应征太子洗马,实现了课文中所说_________的诺言(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周门人方之游夏________(2)后刘终,服阕________
(3)孔明言教何碎________(4)华善之 ________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密以祖母年高问征夫以前路 |
B.有暇则讲学忘疲他植者则不然 |
C.齐桓得管仲而霸秦师轻而无礼 |
D.士之有名感吾生之行休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李密与张华的对话,表现出李密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的深刻认识。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
南公①某文所书皆建昌②南城人。曰陈策,尝买骡,得不可被鞍者,不忍移之他人,命养于野庐,俟其自毙。其子与猾驵③计,因经过官人丧马,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既售矣,策闻,自追及,告以不堪。官人疑策爱也,秘之。策请试以鞍,亢亢④终日不得被,始谢还焉。有人从策买银器若罗绮者,策不与罗绮。其人曰:“向见君帑⑤有之,今何靳?”策曰:“然,有质钱而没者,岁月已久,丝力糜脆不任用,闻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 取所当与银器投炽炭中,曰:“吾恐受质人或得银之非真者,故为公验之。”
曰危整者,买鲍鱼。其驵舞秤权阴厚整。鱼人去,身留整傍,请曰:“公买止五斤,已为公密倍入之,愿畀我酒。”整大惊,追鱼人数里返之,酬以直。又饮驵醇酒,曰:“汝所欲酒而已,何欺寒人为?”
曰曾叔卿者,买陶器欲转易于北方,而不果行。有人从之并售者,叔卿与之,已纳价,犹问曰:“今以是何之?”其人对:“欲效公前谋耳。”叔卿曰:“不可,吾缘北方新有灾荒,是故不以行,今岂宜不告以误君乎?”遂不复售。而叔卿家苦贫,妻子饥寒不恤也。
(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释]:①南公:即吕南公,北宋学者。 ②建昌:郡名,今江西南昌一带。 ③驵:音zǎng ,市场经纪人。 ④亢亢:指骡子的脊骨高。 ⑤帑:音 tǎng,库房。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向质果缘下列“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自追及,告以不堪 | 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
C.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 | D.闻公欲以嫁女 |
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与“其驵舞秤权阴厚整”中“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子与猾驵计 | B.则或咎其欲出者 |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 D.其孰能讥之乎 |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还焉。危整对驵的态度是;事例中三人的共同品质是 。 (用自己的话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