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这个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是
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 B.甲午战争后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
C.辛亥革命时代资产阶级革命派 | D.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知识分子 |
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D.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世官制④宗法制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1948年10月15日,据《西京日报》报道:“长春正如浪花冲击之孤岛,坚守屹立。自5月24日残共与蒙古、朝鲜,联合武力在长春周围加强围攻,机场失守,飞机不能降落,市内米价遂告上升。”这则材料可以用来研究的战役是
A.孟良崮战役 | B.淮海战役 |
C.平津战役 | D.辽沈战役 |
1939年1月,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指出:“八路军的战绩从何而来?由于上级领导的正确,由于指挥员的英勇,由于人民的拥护;由于友军的协助,这四者是八路军所以获得成绩的原因。其中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方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到这样大的成绩。”由此可以看出国民党
A.在正面与敌后战场均发挥重要作用 |
B.主要配合共产党抗战 |
C.进一步放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
D.将游击战提到战略地位 |
1937年八九月间,129师师长刘伯承给部分不情愿换掉红军装五星帽、改戴青天白日帽徽的官兵做思想工作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 |
B.促成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 |
C.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
D.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