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下列外交政策和活动体现这一思想的有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改善与美国的关系 ④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 A.①②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 A.财产继承的原则 | B.嫡长子继承原则 |
| C.任人唯才的要求 | D.兄终弟及的传统 |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宣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人间“天国”,“拜上帝会”创立后发展迅速。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 A.封建迷信严重 | B.阶级矛盾尖锐 |
| C.自然灾害严重 | D.民族危机严重 |
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是()
| A.鸦片战争 | B.太平天国运动 |
| C.洋务运动 | D.辛亥革命 |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
|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
|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
|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
对“半殖民地”的理解准确的是()
| A.政治上被帝国主义占领 |
| B.丧失了部分主权,形式上保留了自己的政府 |
| C.丧失了全部的主权,保留了封建主义 |
| D.既保留了封建主义,又产生了资本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