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光、高温和高氧分压的条件下,高粱由于含有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其利用CO2的能力远远高于水稻。从高粱的基因组中分离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pc基因),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将其转入水稻体内,从而提高水稻的光合效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此过程中会用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等工具 |
B.此技术与花药培养技术相结合,可以快速获得纯合子,缩短育种周期 |
C.Ppc基因导入受精卵是此技术的关键,否则不能达到该基因在各组织细胞中都表达的目的 |
D.此项技术是否成功必须测定转基因植株与对照植株同化二氧化碳的速率 |
下列四项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分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和运输。其中正确的是()
现有1000个氨基酸,共有氨基1020个,羧基1030个,由它们合成的3条肽链中,肽键、氨基、羧基的数目分别是()
A.999 1017 1027 | B.99 1 1 |
C.997 23 33 | D.997 1017 1027 |
甲物质的分子式为C12H22O11,乙物质的分子为C57H10O6,如果这两种物质作为生物体的能物质,在相同条件下,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被彻底分解时,甲物质比乙物质()
A.耗氧多,产生能量多 | B.耗氧少,产生能量少 |
C.耗氧多,产生能量少 | D.耗氧少,产生能量多 |
家在研究生物体的化成分时,发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中也都存在,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A.生物与非生物没有区别 | B.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
C.生物于非生物 | 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有差异性 |
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若要由视野(1)变成视野(2),下列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⑤向左下方移动玻片⑥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A.①③④⑤ | B.⑤④③② | C.⑥④③② | D.⑤④③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