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细菌细胞壁的化学成分。
原核细胞——细菌具有细胞壁,为探究其化学成分,某课题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糖类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物质;且二者单独检验时互不干扰)
(1)将细菌细胞粉碎后,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得到细菌细胞壁。
(2)将细菌细胞壁分成两等份,编号为A、B。
(3)取A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 再加斐林试剂并加热,取B加双缩脲试剂,摇匀。
(4)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5)现象及结果分析:
①现象: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象: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现象: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现象: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植物是二倍体(2N=24)。该植物有三体植物,其第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比正常个体多了一条。三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形成1个二倍体和一个单倍体,3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2条随机地配对联会,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组成二倍体的2条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组成单倍体的1个染色体随机地移向细胞的任意一极。如图表示该植物的6、7、8号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请分析回答:
1.该植物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只考虑6号、7号染色体,则花粉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丝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发生交换的概率很低,假如该植物某部位体细胞有丝分裂中,基因E、e与D、d之间发生了交换,则如图基因型细胞产生__________种基因型的子代体细胞。子代体细胞与亲细胞不同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3.假如7号染色体一B基因突变为b基因,只考虑7、8号染色体,精原细胞产生精细胞时,基因E、e与D、d之间发生了交换,则其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已知基因型为BEd的精细胞有4%,则交换率为__________。
假设某地区(I)发生了新传染病(X病)。一个月内,病例数与易感人群个体数变化曲线如图。
1.最初出现感染者时,为什么易感人群个体数最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0~a病例数增加缓慢,而a~c病例数快速增加,可能原因是,最初患者数量少,传染点少。随着感染人数增加,接触人多,多点同时传播,疾病有流行的可能性。阻止病例数快速增长的措施,如: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
3.a~c段病例个体数上升,a’~c’易感人群个体数下降;而曲线c~d病例个体数下降,c’~d’易感人群个体数也下降。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曲线b、d点,易暴发该传染病流行的是______点,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要保护I地区的相邻地区(II)人群,阻止II地区流行X病,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注射疫苗,注射疫苗后,接种者具有了___________性免疫力,不再属于易感人群,其体液免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分析说明疫苗接种率与易感人群数量、疾病流行的可能性的关系:_______________。
7.检测患者体内病原体,取样时间在感染初期时较易获得,因为_____________。
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
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人白细胞介素18(IL-18)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某科研小组开展了“IL-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分成三组:①组无辐射损伤;②组辐射损伤(60Co照射,下同);③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IL-18,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Oh、12h、24h、48h后,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得到的细胞凋亡相对值如下表:
组别 |
处理方法 |
0h |
12h |
24h |
48h |
① |
无辐射损伤 |
0.046 |
0.056 |
0.048 |
0.038 |
② |
辐射损伤 |
0.460 |
0.420 |
0.530 |
0.520 |
③ |
辐射损伤+IL–18 |
0.239 |
0.265 |
0.279 |
0.269 |
1.选择脾细胞作为本实验材料,是因为脾脏是机体重要的_______器官。
2.根据表中数据在下侧空白处画出相应的折线图。
3.从表中数据可知,细胞凋亡相对值越小,说明发生凋亡的脾细胞数目越______;从_______(组别)两组数据可知,IL-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
4.科研小组还设置了第④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与第③组相比,设置第④组的目的是。
5.在作物育种中,可用60Co放出的γ涉嫌使作物发生基因突变,从中筛选出优良的变异类型,这种育种方法叫做______育种,其特点是(至少答出两点)。
回答下列关于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问题。
图中A—D表示物质,①—⑨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 ]中填图中编号或字母,横线上填文字)
1.物质A、B、C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人体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过程的编号依次为[ ],其中三羧酸循环发生在____________(场所)。
3.葡萄糖、蛋白质、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时,除释放能量外,还形成相同的代谢终产物[ ]______________。
4.发生脱氨基作用的过程有[ ];过程⑥⑧通过________作用转化成其他氨基酸。
5.人体一般在______________情况下进行过程⑨⑤,获得能量;当机体供氧不充足时,物质A能氧化分解产生。
回答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系列问题。
1.下图中④物质的中文名称是,光合作用中最终的电子供体是。
2.反应①称为______,产生的O2释放到空气中至少要穿过_____层生物膜。
3. 在结构⑨_________中进行的主要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影响反应⑤过程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4. 在春末晴朗的白天,上海某蔬菜基地测定了某大棚蔬菜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结果如图(假设塑料大棚外环境条件相同;植株大小一致、生长正常,栽培管理条件相同)
(1)在曲线a中,与11时相比,13时植株叶绿体内C3与C5这两种化合物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是;在11时和13时分别摘取植株上部成熟叶片用酒精脱色后用碘液处理,13时所取叶片显色较(深或浅)。
(2)曲线b的峰值低于曲线a,其中的主要决定因素是_______。曲线c高于曲线b,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6~9时和16~18时,曲线b高于曲线a,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某双子叶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度,结果如右表。表中负值表示二氧化碳释放量,正值表示二氧化碳吸收量。在一天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10千勒克司光照下10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l00cm2
叶片产生的葡萄糖中_______________mg将转化为淀粉。(取小数点后一位)
光照强度 (千勒克司) |
光合作用速度 (CO2mg/100cm2叶·小时) |
1.0 |
-2.0 |
3.0 |
+2.0 |
5.0 |
+6.0 |
7.0 |
+10.0 |
8.0 |
+12.0 |
10.0 |
+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