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
(1)光合作用碳(暗)反应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__ _,在_ ___中将CO2转化为三碳糖,进而形成淀粉和蔗糖。
(2)由图1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__ _ __。本实验中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植株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__ _.
(3)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____ __增加。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因此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_ _降低,进而在叶片中积累。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叶片光合产物的积累会__ ___光合作用。
(5)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为:去除植株上的棉铃并对部分叶片遮光处理,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检测__ ____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与只去除棉铃植株的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___ __,则支持上述推测。
下图为某同学利用紫色洋葱表皮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基本操作步骤。请据图回答:
(1)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材料,理由是:
①;
②。
(2)你认为该实验有无对照实验(有/无)。
(3)B步骤主要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紫色的大小以及(原生质层/原生质体)的位置。
(4)C步骤中吸水纸的作用是。
(5)在F步骤时,若观察发现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最可能的原因是。
(6)某同学认为紫色洋葱表皮细胞体积较大,容易观察,还可用于观察线粒体的形态。你认为该同学实验能否成功?原因是:。
下图1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图2中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物质进入细胞的两种
方式。请回答有关问题:
(1)A代表分子;B代表;C代表;
(2)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3)图2中曲线甲代表,曲线乙代表,Q点对应时刻细胞不再吸收物质分子,此时,限制物质进入细胞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己知某海洋生物的细胞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60和0.14,而海水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29和0.38(浓度单位均为mol/L),由此可知该细胞能主动地____(吸收/排出)物质X,可用图1中的___________(a、b、c…)表示。
(5)细胞膜水通道、离子通道是普遍存在的。若肾集合管管壁细胞膜受刺激后发生兴奋时,水通道开放,大量水被肾集合管管壁细胞重吸收,则代表此过程中水的流动可用____(a、b、c…)表示。
下面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题中[ ]填写图内指示结构的数字)
(1)图示的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该细胞是细胞,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 ]、[ ]、[ ]等
(2)合成抗体的细胞器是[ ]。
(3)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保持膨胀状态的是[ ]。
(4)图中[1]的主要成分是,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
(5)[5]是,主要由和组成。
下图表示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相互联系。请回答。
(1)细胞器d、e、f、g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等。细胞器膜、和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蓝藻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无结构(用图中标号回答)。
(3)在动物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是图中结构(用图中标号回答)。
(4)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常作为制备细胞膜的材料,原因是
。
(5)C结构是细胞膜,其成分有少量胆固醇,合成胆固醇的细胞器是图中的 (用图中标号回答)。
(6)1972年,科学家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模型解释图中各种生物膜的结构。
(7)e、f、g、h、c的膜结构可相互转化说明生物膜在和 具有紧密联系。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生物膜的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下图所示①、②、③是由三种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糖尿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所示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________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和葡萄糖,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2)图中②所示的自身免疫病的患病机理是___________,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3)图中③所示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3与______________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4)在上述三种自身免疫病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是________(填数字)。有一种青少年型(Ⅱ型)糖尿病,经检查发现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但患者仍表现出尿糖症状,该病的病因最有可能类似于图示中的________(填数字)。
(5)当胰岛素含量高时血糖含量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就会受到影响,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