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细菌冶铜和火法冶铜的主要流程。

(1) 硫酸铜溶液一般呈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原因是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写出电解硫酸铜溶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电解过程中,始终无氢气产生)。
(2)细菌冶金又称微生物浸矿,是近代湿法冶金工业上的一种新工艺。细菌冶铜与火法冶铜相比,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 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浓的氯化铜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电解浓的氯化铜溶液时发现阴极有金属铜生成,同时阴极附近会出现棕褐色溶液。而电解硫酸铜溶液时,没有棕褐色溶液生成。下面是关于棕褐色溶液成分的探究
①有同学认为,阴极附近出现的棕褐色溶液是氯气反应的结果,你认为他的猜测是否正确?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
资料1:
一般具有混合价态(指化合物中同一元素存在两种不同的化合价,如Fe3O4中的 Fe元索)的物质的颜色比单一价态的物质的颜色要深。
资料2:
CuCl微溶于水,能溶于浓盐酸。
②猜想:棕褐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填3种主要离子符号)。
③验证猜想:完成实验方案(配制棕褐色溶液)。
取少量________固体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使其溶解,再加入________溶液,观察现象。
④已知电解前,U形管中加入了________100mL0.5 mol . L1 CuCl2溶液,电解结朿时电路中一共转移了 0.03 mol电子,且阴极生成0. 64 g铜,则形成的低价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探究电解池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5分)【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有A、B、c、D、E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30)。A的基态原子2p能级有3个单电子;C的基态原子2p能级有1个单电子;E的原子各内层均排满,且最外层有成单电子;D与E同周期,价电子数为2。则:
(1)写出基态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
(2)A的单质分子中键的个数为
(3)A、B、c三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4)B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是同族元素中最高的,原因是
(5)A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其中A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6)c和D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已知晶体的密度为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求晶胞边长a=cm。(用含队、NA的计算式表示)

(15分) I.工业上用CO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下图中甲图表示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情况;乙图表示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 H2和一定量的CO后,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在甲图中,曲线b表示使用了催化剂
b.起始充入的CO为2mol,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
c.增大CO的浓度,CO的转化率增大
d.容器中压强恒定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e.保持温度和密闭容器的容积不变,再充入1mol CO和2mol H2,再次达到平衡时的值会变小
(2)该温度下CO(g)+2H2 (g) CH3OH(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反应体系升温,则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请在丙图所示坐标图中画出平衡时甲醇的百分含量(纵坐标)随温度(横坐标)的变化曲
线,要求画出压强不同的两条曲线(在曲线上标出P1、P2且P1<P2)。
(4)已知CH3OH(g)+3/2 O2(g)="===" C02(g)+2H2O(g) △H=-192.9kJ/mol,又知H20(1)=====H2O(g)
△H= +44kJ/mol,请写出32g CH3OH(g)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II.已知:在25℃时,H20 H++ OH Kw=10-14
CH3COOH H++ CH3COO Ka=1.8×10-5
(5)醋酸钠水解的平衡常数Kh的表达式为
(6)0.5mol·L-1醋酸钠溶液的pH为m,其水解的程度(已水解的醋酸钠与原有醋酸钠的比值)为a;1mol·L-1醋酸钠溶液的pH为n,水解的程度为b。则a与b的关系为a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7)0.9mol.L-1醋酸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2.2×105mol·L-1 。在某溶液中含Mg2+、Cd2+ 、Zn2+ 三种离子的浓度均为0.01mol·L-1,向其中加入固体醋酸钠,使其浓度为0.9mol·L-1,则能生成的沉淀化学式为
已知:Ksp[ Mg(OH)2 ]=1.8×10-11、Ksp[ Zn(OH)2 ]=1.2×10-17 、Ksp [ Cd(OH)2 ]="2.5" x 10-14

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N2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和足量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H2O(l)====H2O(g);△H=+44kJ·mol-1,则16 g液态肼燃烧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kJ。
(3)上述反应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的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N2(g)+2O2(g)="===2" NO2(g);△H=+67.7 kJ·mol-1, N2H4(g)+O2(g)="==" N2(g)+2H2O (g);△H="-534"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写出肼与NO2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

CO、CH4均为常见的可燃性气体。
(1)等体积的CO和CH4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之比是
(2)已知在101 kPa时,CO的燃烧热为283 kJ/mol。相同条件下,若2 mol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1 mol CO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6.30 倍,CH4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3)120℃、101 kPa下,a mL由CO、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bmL O2中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温度和压强。
①若混合气体与O2恰好完全反应,产生b mL CO2,则混合气体中CH4的体积分数为(保留2位小数)。
②若燃烧后气体体积缩小了a/4 mL ,则a与b关系的数学表示式是

在2L密闭容器中,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已知:K(300℃)>K(350℃),该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
(2)下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______。

(3)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__。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