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外国棉纱涌入苏北地区。在徐州府睢宁县,户户织棉,“谓每尺布可省钱十余文,诚无衣者之乐事也。”据负责苏北地区进出口商品的海关观察,“未闻此等自织布匹”对外销售,而“(苏北地区)原洋布减销十五万五千余匹”。以上材料可用来说明苏北地区
A.自然经济在外国资本主义冲击下解体 |
B.家庭纺织业得到较快发展 |
C.民族工业在外国资本主义刺激下产生 |
D.商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
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把占卜、祭祀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负责通神事务的是商王和巫师(往往出身贵族)。在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
A.神灵主导着商朝的人事 | B.祭神是生产力落后的结果 |
C.商王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 | D.商朝阶级矛盾比较尖锐 |
陈独秀在1917年《再论孔教问题》一文中说:“余则以为,科学之进步,前途尚远,吾人未可以今日之科学自画,谓为终难决疑。反之,宗教之能使人解脱者,余则以为必先自欺,始克自解,非真解也。真能决疑,厥惟科学。”从中可以看出陈独秀
A.提出宗教从属于科学,最终将被科学取代 |
B.主张只有运用科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疑难 |
C.认为宗教具有欺骗性,对解决社会问题无益 |
D.肯定科学和宗教的作用,强调科学的进步性 |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中载述:“朝廷有兵刑礼乐赏罚诸大政,必集众于上下议院,君可而民否不能行,民可而君否亦不能行;必君民意见相同,而后可颁之于远近。……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王韬的认识
A.准确反映了议会的职权 | B.仍受古代民本思想影响 |
C.揭示了君主立宪制的本质 | D.深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
在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被攻陷,广东籍的户部侍郎罗惇衍说:“人心愤夷已极,而地方官自夷人入城以来,每讳言夷务,甚至文移公牍,称夷务为洋务,又称为外国事件,不敢斥言夷字。”这说明
A.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 B.战争推动洋务思想发展 |
C.古代华夷观念彻底崩溃 | D.清朝外交方针发生转变 |
2005年 5月15日,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广东珠江电影院等在华纳金逸国际影城联合举行“东方光影传奇——中国电影百年大型资料展”,这次影展特别展出了一批科教片、社教片以及反映革命和建设的影片。观众不仅可以观赏到中国电影从1905年诞生以来走过的百年历程,而且还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由此可见,电影的发展有利于
①弘扬中国民族文化②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
③提高人们艺术素养④拓展人们的国际意识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