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马关条约》中规定:“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这一规定折射出日本的实际目的是
A.从清政府手中割占朝鲜 | B.废除清朝与朝鲜国间的条约 |
C.迫使清朝承认朝鲜的独立 | D.奠定日本独占朝鲜的基础 |
2010年11月7日,俄罗斯民众自发地走上街头庆祝十月革命胜利93周年和1941年红场阅兵69周年。1917年俄国的工人和士兵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发动了武装起义。材料中的工人和士兵的“愿望”应该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 B.推翻沙皇专制 |
C.建立苏维埃共和国 | D.获得“面包”“土地”与“和平” |
《共产党宣言》被称为能够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主要依据是它( )
A.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方法 |
B.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
C.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
D.指导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
图中所示事件的影响是( )
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开始战略转移 |
B.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
C.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
D.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以下六个阶段:①尊敬时(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1905),③乐善好施时期(1905~1937),④赞赏时期(1937~1944),⑤清醒时期(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其中引起第④阶段看法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共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 B.中国成为抗击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
C.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握手言和 | D.解放区总结出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 |
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 B.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
C.认为需要反对帝国主义 | D.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