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识画报》2004年第一期的文章《一棵树和一座古城──马六甲掠影》中有一幅插图:马六甲河口兀立着一艘西欧人首次远航至马六甲附近时的巨大木船,尽管经历沧桑依然保存完好。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出这艘船最有可能属于谁的?( )
| A.迪亚士 | B.哥伦布 | C.达•伽马 | D.麦哲伦 |
100多年来中国崛起的三次尝试:①19世纪中后期的同光中兴(同光指同治光绪年间);②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改订新约运动;③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传统工业化建设。同光中兴时期中国崛起的“尝试”主要是指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洋务运动 |
| C.戊戌变法 | D.辛亥革命 |
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展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图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①蒸汽汽船②汽车③骡机④电灯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
1840 1870 1900 1920 |
||||
|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
2214.88.47.1
|
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机械特色不同 | B.通讯工具不同 | C.主要动力不同 | D.交通工具不同 |
新航路开辟之所以被认为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最主要是由于
| A.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 B.人类开始由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走向整体世界 |
| C.证明了地圆学说 | D.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开始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