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识画报》2004年第一期的文章《一棵树和一座古城──马六甲掠影》中有一幅插图:马六甲河口兀立着一艘西欧人首次远航至马六甲附近时的巨大木船,尽管经历沧桑依然保存完好。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出这艘船最有可能属于谁的?( )
A.迪亚士 | B.哥伦布 | C.达•伽马 | D.麦哲伦 |
宋代某中央机构之下设有盐铁、度支(规划收支)等部门,该机构的长官应为()
A.同平章事 | B.枢密使 | C.参知政事 | D.三司使 |
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有大量关于经济的立法。如《厩苑律》规定:在四月、七月、十月和正月评比耕牛。考核领先的,饲牛者可以免除一年更役,如果牛因劳累过度而腰围减瘦,每减瘦一寸,主事者要受到笞打10下的惩罚。这则材料可以说明()
①秦朝法律具有细致严密的特点
②秦朝时已经有保护动物的意识
③秦朝法律受到百姓的广泛认可
④秦朝政府通过立法保护农业生产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即郡县制、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展开。由四大基本制度共同支撑的“大厦”是( )
A.儒学独尊 | B.国家财政 | C.君主专制 | D.中央集权 |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曾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评述西周某一政治制度,对其评述理解最准确的是()
A.西周政治统治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
B.血缘政治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
C.宗法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
D.宗法制度减少了天子的决策失误 |
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选区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中国秦始皇以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两者都是进步的,主要在于()
A.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
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
C.都打破了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 |
D.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