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的人数,此表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会议总代表662人 |
|
| 党派代表 |
165人 |
| 人民解放军代表 |
71人 |
| 团体代表 |
235人 |
| 区域代表 |
116人 |
| 特别邀请人士 |
75人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来自各行各业
B.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数很多
C.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派别很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下面两图反映的是19世纪早期法国浪漫主义在文学艺术领域的突出成就,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 A.人文主义对文学艺术的深远影响 | B.人们对“理性”王国的愤懑与失望 |
| C.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矛盾激化 | D.科技发展给人心带来的浮躁与迷惘 |
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九十五条论纲”正是由于这论纲的发表在欧洲揭开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这一运动使德意志、英国等国
| A.以路德派新教为主 | B.以加尔文派新教为主 |
| C.仍以天主教为国教 | D.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 |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在使这层“纱幕”烟消云散的过程中,其思潮重点是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这主要是因为
| A.“天圆地方”说被打破 |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
| C.天主教会的地位被动摇 |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 |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三杰"不包括 
| A.但丁 | B.彼特拉克 | C.拉斐尔 | D.薄伽丘 |
马丁路德改革和加尔文改革的相似点是:
①都主张“因信称义”②否定天主教的等级制度③都创立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④改革都在德国进行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