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大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发展目标。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这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
注: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50%—60%,美国为65%,日本是60%,英国高达71%。
材料二 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 D 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 D 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 D 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理由(14分)
材料三 厉行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在各个历史时期,厉行节约始终是我们党凝聚党心民心的一面旗帜,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纽带。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三,说明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哈佛大学教授、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在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国科学家的工作基础上,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数学家、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曹怀东已经彻底证明庞加莱猜想。教育部、中科院等分别发来贺信,高度赞誉这一重大突破。
(1)朱熹平、曹怀东的人生价值是怎样体现出来的?(4分)
(2)怎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5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强调,大力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
(1)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有何意义?(8分)
(2)为什么要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8分)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要工具,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依据。
辨题: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指导着具体科学的研究。
2009年1月22日,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根据《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还将加快技术创新升级,强化技术创新要素支撑,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相融合。
(1)依据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在皖江城市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10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材料体现了政府的什么职能?是怎样体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