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用文明史观来分析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下列结论不符合此观点的是( )
A.西欧终于走出中世纪的黑暗 | B.树立起西欧工业文明的形象 |
C.为商业阶层开辟新的贸易场所 | D.开辟人类文明联结的新航线 |
某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
A.汉代内外朝 | B.唐代三省制 |
C.明代内阁制 | D.清代设军机处 |
宋代一直被人认为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至成熟的重要阶段,下列史实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A.火药开始被应用于战争 | B.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 |
C.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 D.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 |
在德意志帝国,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谕就是“致我的军队”。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是( )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
C.德国已走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 )
A.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 | B.平民有了提高地位的机会 |
C.门第观念在民间消失 | D.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进行议会改革,重新分配议会议席 |
B.实行两党制,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
C.颁布《权利法案》,建立民主政体 |
D.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