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我国唐代有分相权以集君权的措施;在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要素;近代史上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并指出立法权应高于执行权。古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

A.以上下权力制衡为目的 B.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的
C.为后世不同程度所借鉴 D.指出未来社会发展方向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马关条约》签订后,辽东半岛在俄德法的干涉下归还给了中国,这是什么矛盾的结果

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外国侵略者与清政府的矛盾
C.外国侵略者争夺中国的矛盾 D.帝国主义两大侵略集团的矛盾

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的某运动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他所评价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近代太平天国运动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这一制度
A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B突出反映了农民对社会经济改革和农业近代化的强烈要求
C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 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从根本上取决于:

A.战争中交战双方的指导方针 B.军事武器的优劣
C.国民素质的优劣 D.社会制度的进步与落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