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2年7月9日,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
材料一 拥有节能、环保等百般好处及庞大的产销目标的新能源汽车,为什么仍飞不到寻常百姓家呢?半数人认为新能源车价格偏高:一方面,关键技术尚未突破,企业研发投入大,产品成本高,特别是动力电池价格高昂,成本要占整车造价的二分之一;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热情高涨,而更多的还是在造势,现实产量和保有量并不高,可选车型不多。
材料二当前,油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消费。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型,并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知识,分析说明新能源汽车价格偏高的依据。(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氏族制度 价格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中国与发达国家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较表

国家
教育事业
卫生事业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中国
4.6%
3.7%
6.5%
2.4%
发达国家
14.2%
11.3%
10.1%
6%


材料二:稳定的财政收入是国家改善民生的物质保障,不断出台保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更能彰显民本思想。08年下半年以来国家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出台多项惠民政策:上调扶贫标准,对人均年收入1067元以下的农村人口实施帮扶政策,国务院提高居民基本养老标准和农村最低保障、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实现“新农保”等
(1)结合材料二,分析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运用财政有关知识,请你为实现分配公平,彰显民本思想提出合理化建议

奥巴马在开幕式上引用了中国先哲孟子的话“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要树立全局观念 D.主观要符合客观

材料一:截至2010年3月27日,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地区因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共有5104.9万人因旱受灾,饮水困难人口1609万人。旱灾发生后,各受灾省区市高度重视迅速启动了紧急预案,温家宝总理和五省市区市领导亲临抗灾第一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各受灾省区市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作风投入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
材料二:2010年3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云南省曲靖市,深入旱灾最严重的地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
(1)运用所学政治生活,分析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带领人民抗旱救灾的依据。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党和国家关注民生、体察民情,高度重视保障人民生活的道理。

2007年10月24日晚,带着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在探索深太空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从万户的飞天豪情到“嫦娥”38万公里的奔月之路,中国人正在把蟾宫折桂的梦想一步一步地转化为现实。某班同学为深入了解这次活动收集了很多材料:
同学们了解到,为了用最小的代价实现奔月计划,经过精确的分析和计算后,嫦娥一号卫星最终选择了“运载火箭将月球探测器送入环地球的大椭圆轨道,然后探测器在椭圆轨道的近地点处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并到达月球”的路线。在飞往月球的过程中,为了获得足够大的运行轨道,同时考虑地球、月球甚至太阳的引力作用,卫星共进行了3次变轨加速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随后,“嫦娥一号”卫星沿着这条设计精妙的地月转移轨道飞向月球,并在飞行114小时后成功到达近月点。
同学们还了解到,我国的“嫦娥工程”是一个开放的工程,各国科学家可以共享“嫦娥一号”所获取的关于月球的数据信息。在“嫦娥一号”绕月探测任务实施的过程中,开展了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任务的准备过程中,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模拟跟踪了欧空局的“智慧一号”月球探测器,对测控系统进行了测试。而在“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后,11月1日至10日,欧空局的库鲁、新诺舍、马斯帕拉马斯3个测控站会为“嫦娥一号”的测控提供支特。另据了解,智利的CEE测控站也将在“嫦娥一号”绕月探测任务进行过程中提供测控支持。国防科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嫦娥工程二、三期,还将开展更多的国际合作。
(1)嫦娥一号从选择路线到成功达到近月点主要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哪些道理。(6分)
(2)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嫦娥工程需要多层次国际合作”的原因。
(3)有人说,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说明人类只要充分发挥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征服自然。请你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观点。

有人说,“坚持真理,就是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请你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观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