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F六种元素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为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A和B可形成4原子10电子的分子X;C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的3倍;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F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C、D、E、F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2)A和C按原子个数比1:l形成4原子分子Y.Y的结构式是________。
(3)分子X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D可以在液态X中发生类似于与A2C的反应,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实验证明,熔融的EF3不导电,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的单质可溶于A、C、D形成的化合物Z的水溶液中。拉曼光谱证实此反应生成的阴离子主要以的形式存在,写出E溶于Z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工业品Z的溶液中含有某些含氧酸根杂质,可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提纯。电解槽内装有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电开始后,阴极附近溶液pH_________________(“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除去杂质后的Z溶液从液体出口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A”或“B”)导出。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⑴ 开始实验时弹簧夹e是打开的,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⑵ 数分钟后夹上弹簧夹e,B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⑶ 如果开启活塞f放掉2/3液体,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物质有以下转化关系:
根据上图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用化学式表示)
(1)A是,B是,C是,X粉末是。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某无色透明溶液,投入金属铝可放出H2。现有下列离子:Mg2+、Cu2+、Ba2+、H+、Ag+、SO42-、
HCO3-、OH-。试判断下列两种情况时,各有哪些离子可存在于此溶液中:
(1)当生成Al3+时,可存在的离子有;
(2)当生成AlO2-时,可存在的离子有。
有MgCl2、Al2(SO4)3的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溶液中MgCl2与
Al2(SO4)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___________
⑴在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反应中,是氧化剂; 元素被氧化; ________是氧化产物;7mol HCl参与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____mol.
⑵反应11P +15CuSO4 +24H2O = 5Cu3P + 6H3PO4 +15H2SO4中32g CuSO4能氧化磷的质量为_________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