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与红军签订反蒋抗日军事协定;1935年12月,北平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呼吁停止内战,共赴国难;1936年8月中共向国民党呼吁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7月蒋介石庐山演讲,誓言不惜一切牺牲,抗战到底。上述信息反应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 A.民族危机促使民族意识觉醒 | B.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抗日 |
| C.国民党内部的分化逐渐加剧 | D.国民政府的抗战态度日益坚决 |
“在紫禁城举行的这场阅兵式开始于七点三十分。走在最前面的是伟大而强盛的俄国,在它之后是年轻的一跃而超过东方各国的日本,之后是一度在亚洲得逞的、现已退后的英国。随后是美国、法国和以其黩武政策在东亚初露头角的德国……”与材料所述相关的侵华战争后()
| A.列强侵华格局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
| B.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了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 |
| C.中国近代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 |
| D.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
清代查继佐论明朝内阁制“永乐时,开东阁于东角门,乃始任心腹,专典机务……位望犹之丞相。顾以初制,不令督率群僚。是后谏官得恣意抨驳……模棱图苟安,为权臣者不得擅其权,为重臣者亦遂失其重。而天子亦遂彼此与波,太平无事,唯诺养优。”由此可见查继佐认为明朝()
| A.内阁大臣即变相重设的宰相 |
|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
| C.内阁受到君权的牵制 |
| D.国家统治的基础是贵族统治 |
“(宋高宗绍兴)三十年,户部侍郎钱端礼被旨造会子,储见钱,于城内外流转……当时会纸取于徽、池,续造于成都,又造于临安。会子初行,止于两浙,后通行于淮、浙、湖北、京西。除亭户盐本用钱,其路不通舟处上供等钱,许尽输会子;其沿流州军,钱、会中半。民间典卖田宅、马牛、舟车等如之,全用会子者听。”这反映了()
| A.会子是宋朝最早发行的纸币 |
| B.会子是铁钱不便于流通与交换背景下所出现的产物 |
| C.会子由富户主持发行逐渐转为官办专营 |
| D.南宋时纸币在商品流通领域里发挥了重要作用 |
唐代韩愈在《论佛骨表》中指出“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反映了当时()
| A.儒学的正统地位日益巩固 |
| B.佛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
| C.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伦理观念 |
| D.佛儒冲突厉害 |
四位同学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制了一个题目,你觉得比较合适的是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明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④印刷术与古希腊的智者运动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 C.②③④ | D.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