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该论断
A.认为中国革命应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
B.反映了20世纪中外交往的全貌 |
C.反映了新中国一定时期的外交策略 |
D.表明新中国奉行与第三世界结盟的政策 |
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介绍了某国的政治制度:每逢国有大事,由“王谕相,相告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然后再“转告乡绅房”,最后由“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据此判断,该国
A.推行君主专制 | B.确立民主共和制 |
C.实行君主立宪制 | D.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
罗马法博大精深,是世界法律制度史苑中的奇葩。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的原因是
①奴隶制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巩固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需要
③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大④境内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956年底,中国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20世纪5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制定经济计划。对二者的相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①生产关系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②都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③都属于计划经济④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调整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魏源认为“五帝不袭礼,三王不沿乐。”这说明他
A.主张革故鼎新 | B.提倡师夷长技 |
C.强调中体西用 | D.否定礼乐制度 |
右图是北宋苏东坡的《枯木怪石图》。米芾在《画史》中说:“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该画
A.讲求法度与匠气 |
B.强调神韵不拘形似 |
C.彰显写实之风格 |
D.凸显浓郁生活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