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共7分)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此恨无重数”,此乃少游心中之语。请结合全词说一说“恨”有哪几重。
下片中“砌”字用得精巧,历来为人称道,请从炼字的角度加以赏析。
(二)阅读《短歌行》,回答后面的问题。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说明诗中所用比喻的含义。
用“朝露”来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用“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诗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一)阅读《迢迢牵牛星》,回答后面的问题。
迢迢牵牛星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亿。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发觉,觉得) |
B.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指各回自己的家门) |
C.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煮,制作食物的一种方法) |
D.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亿——(指书信的前一部分) |
请选出画线字的用法和含义相同的一组:
A.远道不可思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
B.谁肯相为言 上言加餐饭 |
C.遗我双鲤鱼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D.书中竟何如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请选出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
A.“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乐府古题。相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供饮马,曲名由此而来。这首诗在《文选》载为“古辞”,不署作者。 |
B.题目“饮马长城窟行”中“饮”应该读“yìn”,意思是“给……喝”,例子再如“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
C.全诗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依次写了对远离的丈夫的思念,在家独居的痛苦与不平,喜得丈夫的音信等。 |
D.这首诗多采用比兴的手法,语言清新通俗,句子首尾相衔,气势连贯,很有特色。 |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这首诗抒情主人公是征夫还是思妇?何以见得?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访益上人①兰若②
严 羽
独寻青莲宇,行过白沙滩。一径入松雪,数峰生暮寒。
山僧喜客至,林阁供人看。吟罢拂衣去,钟声云外残。
【注】①上人:对和尚的敬称②兰若:指寺庙。首句的“青莲宇”也是这个意思。诗的第二联写出了益上人怎样的生活环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诗人在他的《沧浪诗话》中说,诗的高妙之处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结合使诗的最后一联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杜甫的《登岳阳楼》,然后回答问题。(8分)
登岳阳楼①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②,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①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杜甫由夔州出三峡,暮冬腊月,泊舟岳阳城下,登楼远眺,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诗。②坼:裂开。颔联“吴楚东南坼①,乾坤日夜浮”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自然景色?请你置身诗境,说说你的感受。 (4分)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联系尾联,试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