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4月孙中山访察武汉后说:“以南皮(注:南皮即张之洞)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这表明当时孙中山已经认识到( )
A.湖北新军是辛亥革命的第一推手 | B.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全民革命 |
C.长期社会变革推动了武昌首义 | D.部分洋务派官员转向了反清革命 |
新中国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定位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上世纪90年代以前强调革命史观(反封建反侵略斗争),近年来强调现代化史观(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趋势)。以下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不能同时体现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是
A.资政新篇 | B.扶清灭洋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抗日战争 |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形式。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A.《权利法案》 | B.《德意志帝国宪法》 | C.《1875年宪法》 | D.《1787年宪法》 |
雅典公民大会是全体男性公民参加,直接参政议政。近代英国不是全体英国公民都参加议会,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议会间接参政议政。造成这种重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后者
A.并非小国寡民 | B.国王统而不治 | C.民主程度更高 | D.民主具有阶级性 |
吕思勉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政治上的失败是因文化上的落后。”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①创立拜上帝教②奉行平均主义③重建等级礼制④提倡效法西方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为下图选择最恰当的标题
A.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趋势 | B.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C.当今世界格局的两极化趋势 | D.当今世界格局的单极化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