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广东与江苏部分经济数据比较(表3)
指标 |
广东 |
江苏 |
GDP总量(万亿元) |
5.7 |
5.4 |
GDP增长率(%) |
8.5 |
10.1 |
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
2.3 |
5.1 |
恩格尔系数(%) |
38.4 |
36.4 |
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 |
2.8:1 |
2.5:1 |
说明:江苏是近年来东部经济崛起明星;广东在目前的全国经济转型升级中,积极先行先试。
材料二 广东在对外开放中走上了富裕道路,因此有可能陷入经济学家所说的“比较优势陷阱”,即现有外贸有利可图形成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阻碍。有权威人士提出,广东必须继续突出外向型经济的优势,要到海外投资办企业。
材料三 目前,到东盟设厂成为广东乃至全国众多企业的好选择。中国与东盟个别国家在南海岛屿问题上存在一定对立。但是,中国与东盟多数国家彼此互有需要,关系是友好的;彼此同属第三世界,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在经贸方面互利互惠,在农业和环保科技方面有很多双边交流合作,都希望在世界多极化中处于有利态势;中国政府一如既往发展与东盟的友好外交关系。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略指出广东经济发展的方向。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广东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提措施。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简述我国会怎样处理与东盟的关系。
为加快推进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国务院高度重视、及时提出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提出了“调整、增设、收严、更新”的要求。在《标准》修订过程中,国家环境保护部认真组织、周密部署,邀请专家进行研讨和咨询论证,多次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确保标准修订能客观反映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能满足环境管理和公众健康指引的需求。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颁发后在各地分批实施,2016年1月1日在全国普遍实施。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过程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的宗旨及其工作的基本原则的?
2012年8月29日,沈阳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举行。会议通过了关于沈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时间及各选举单位代表名额的决定。根据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沈阳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将于2013年初届满。为做好召开沈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筹备工作,全市各选举单位在2012年12月10日前选出沈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时会议要求广大公民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参与代表的选举。
(1)公民应积极参加人大代表选举的依据。
(2)假如你当选为人大代表,你将如何履行代表职责?
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本部分共1小题,共14分)
近年来,中国多地的持续的大雾天气使得“PM2.5”这一陌生的专业术语,成了民众口中的热词。某校高二(1)班的5名同学组成探究小组,对PM2.5的成因、检测和治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展开了热烈讨论,请你一同参与。
信息点击
2011年秋季对于我国中东部地区来说是一个多雾的季节---先后共发生15次较大范围的大雾天气过程。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无PM2.5的相关限值,这也造成了环境部门发布的评价结果与老百姓主观感受不太吻合的现象。在公众对大雾天气的持续关注过程中,一个原本陌生的词汇PM2.5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迅速成为网络热词。2012年2月29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新修订的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考核体系。
简要说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过程体现了哪些认识论的道理。
观点碰撞
同学甲:据我了解,一台PM2.5检测仪器大约要花费二三十万元,一年的运营维护成本近5万元,一个监测站常年运行下来成本很高,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立即开展PM2.5的检测还有一定难度。
同学乙:但是在全国推广PM2.5的检测,也意味着大量检测仪器的上马,相关生产企业也将迎来一个较大的市场机会,还是应当尽快在全国推广PM2.5的检测工作。
(2)请你站在同学甲或同学乙的立场上,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论证该观点。
参与行动
同学们通过讨论交流认识到,PM2.5主要来源于日常发电、汽车尾气、工业生产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PM2.5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只是第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才是关键。
(3)请你提出两条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建议。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他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量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发展“循环经济”是如何体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规律客观性的关系的?
从“神舟一号”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到“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绕月飞行成功。天宫一号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于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夸父计划”拟定在2012年进行发射,2013年则计划独立开展火星探测,2020年还计划建立有人值守太空站。随着中国载人航天的实践活动日益推进,中国对外太空的认识也会不断深入。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为什么中国对外太空的认识会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