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         ,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pH、培养液量、                       (至少再填两个)等。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                       
(3)利用提供的U型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型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等量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型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              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若A侧液面高度       B侧液面,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若A侧液面高度       B侧液面,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③…………(后略)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种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控制,叶片宽度由等位基因(C与c)控制,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花色有三种表现型,紫花(A_B_)、粉花(A_bb)和白花(aaB_或aabb)。下表是某校的同学们所做的杂交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本组
F1的表现型及比例
紫花
宽叶
粉花
宽叶
白花
宽叶
紫花
窄叶
粉花
窄叶
白花
窄叶

紫花宽叶×
紫花窄叶
9/32
3/32
4/32
9/32
3/32
4/32

紫花宽叶×
白花宽叶
9/16
3/16
0
3/16
1/16
0

粉花宽叶×
粉花窄叶
0
3/8
1/8
0
3/8
1/8

(1)根据上表中杂交组合,可判断叶片宽度这一性状中的是隐性性状。
(2)甲组亲本组合的基因型为
(3)若只考虑花色的遗传,让“乙组”产生的全部紫花植株自花传粉,其子代植株的基因型共有种,在其产生的子代数量相等且足够多的情况下,其子代中的粉花植株占的比例为
(4)若“甲组”中的紫花宽叶亲本自交,则产生的子代植株理论上应有种表现型,其中粉花宽叶植株占的比例为
(5)研究发现,白花窄叶植株抗逆性强,产量比其他类型高。若欲在短期内繁殖得到大量的白花窄叶纯合植株,可利用上表中的组杂交方案来实现。

鼹鼠的毛色受两对相对独立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用黄色(A控制)鼹鼠与黑色(B控制)鼹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9 ∶3 ∶ 3 ∶ 1
(1)如图所示,鼹鼠毛色遗传符合定律,F2中灰色鼹鼠的基因型有______
种。
(2)F2中黄色鼹鼠雌雄相互交配,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3)在一次实验中发现F2比例并不是9∶3∶3∶1,有人怀疑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有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探究这两对基因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课题小组利用多只F1灰色鼹鼠进行实验。请依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让灰色鼹鼠雌雄交配,观察并统计后代鼹鼠毛色及比例。
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图中A→F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动物睾丸内细胞分裂图像,G表示该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细胞图像D→F属于分裂,D→A属于分裂,判断的理由是
(2)图中C细胞叫做细胞,A细胞叫做细胞。
(3)写出图中一个D细胞经C细胞形成的精细胞的基因型:
(4)图中D细胞在分裂产生配子时A和a的分离、a和a的分离分别发生在坐标G中的阶段(用数字表示)。

大麻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请回答以下问题:
(1)某些高抗旱性植株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抗旱基因,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有甲图所示的三种类型(染色体上的短横线表示抗旱基因的整合位点)。将高抗旱性植株与非转基因大麻杂交,发现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大于70%,小于80%。两个抗旱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类型(不考虑基因突变与交叉互换)。

(2)乙图为大麻的性染色体示意图,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中Ⅰ片段)上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非同源部分(图中Ⅱ、Ⅲ片段)上的基因无等位基因。已知控制大麻抗病的显性基因D与不抗病的隐性基因d位于性染色体上,但不知该对基因在Ⅰ、Ⅱ片段还是在Ⅲ片段。若大麻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类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写出具有抗病性状的雄性大麻个体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
②现有一株雌性不抗病和一株雄性抗病(不知是否为纯合子)的大麻杂交,请推测子代可能的性状情况。
a.如果D、d位于Ⅱ片段,则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如果D、d位于Ⅰ片段,则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该基因在Ⅱ片段,请写出上述第②题杂交组合所产生的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F2的遗传图解(从F1开始写)。

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为了弄清“转化因子”为何物质,进行了肺炎双球菌转化作用实验。他们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出了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然后将其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主要过程如图所示。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将A、C过程的预测结果参照图解填在图中空格内。
(2)写出A、B、C的实验结果表明的问题: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上所述转化因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才有转化作用,从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通过学习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认识到,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原因是S型细菌体内的转化因子在发挥作用,那么反过来R型细菌能使S型细菌转化为R型细菌吗?他模仿格里菲思等科学家的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即探究R型细菌是否有转化因子。
①将R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正常。
②将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③将加热杀死后的R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正常。
④将S型细菌和加热杀死的R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实验结论:R型细菌体内没有“转化因子”。
该同学的实验有不足之处,请尝试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