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论义务》中指出“处于国家领导地位的人应该具有这样的义务感:第一,他们不论做什么,都要符合公民的利益;第二,他们应该维护国家的整体,而不要为维护某一个部分而忽略了其他的部分。”罗马法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统治者的治国理念,以西塞罗的观点评价古罗马法律,正确的是(   )

A.习惯法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有利于维护公民利益
B.《十二铜表法》是统治者自觉维护公民利益的表现
C.由公民发到万民法体现了维护国家整体的精神
D.经过不断发展,罗马法基本实现了国民平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

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

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由此他主张()

A.求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共和革命 D.民主科学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

史学家陈旭簏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是()

A.反抗君主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D.发展资本主义与民主共和的统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