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有四副关于五四运动的对联,其中能反映五四运动取得一定胜利的对联是( )
| 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
| 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
| 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
| 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 A.书法 | B.绘画 | C.戏剧 | D.杂技 |
“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说明
|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
| 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
| C.汉字的造字及识记特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
|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
柳诒征《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印刷术的发展 | B.科举制度完善 |
| C.造纸术有所突破 | D.图书成为商品 |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后汉书·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 |
| 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
| C.人们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
|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
“启蒙思想家手中所持有的武器同样是传统里面的东西……是借助于远古的传统反对近世的传统。”“近世的传统”是指
| A.古希腊罗马思想传统 | B.神权思想与拜金主义 |
| C.封建专制与宗教神学 | D.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