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到1832年,英国大约有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席位。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根源是
A.工业革命的发展 | B.国王权力受限 |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 D.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
C.具有制约君主的权力 |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
在总结一次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时,列宁这样写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你认为列宁总结的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光荣革命 | B.巴黎公社 | C.二月革命 | D.十月革命 |
2009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回顾中美关系的发展,1972年《上海公报》以非正式表述双方立场和基本观点的形式,树立了中美关系发展中的“公报模式”。以下关于1972年《上海公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报中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
B.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C.标志着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
D.公报的签署体现了一种求同存异的精神 |
被称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的是
A.《论十大关系》 |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C.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 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